首页 巴赫金学派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研究

第二章 奥波亚兹的历史沿革

字体:16+-

第一节 什克洛夫斯基与奥波亚兹

1913年12月31日夜,在圣彼得堡一家艺术家咖啡馆“浪**狗”,一个前此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的在校大学生维·什克洛夫斯基,作了一个“未来主义在语言学史上的地位”的演讲。这次偶然的演讲使一个大学生一夜成名,而且,伴随着他的成名,一个文艺学史上前所未有的流派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事后表明很有象征意义:如果按照安娜·阿赫玛托娃的说法真正的20世纪开始于1914年的话,那么,这次演讲过后的那个黎明,就是新世纪的第一道曙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同一年,巴赫金小组后来的成员梅德韦杰夫在外省一家小报上发表了一篇论述米哈伊洛夫斯基的文章(基希涅夫报纸《比萨拉比亚生活》1月26日)。这些孤立的事件之间在当时看来是没有什么关联的,而今天看来却多么意味深长。

19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年,同时也是一个扭转了20世纪文艺学发展走向的批评运动孕育发生滋长蔓延的最初的日子。早在那之前的1908年,在圣彼得堡著名文学教授文格罗夫[1]的普希金研讨班上,年老的教授发现一群才禀优异、具有明确方法论意识的莘莘学子,对于一些与当前的社会绝然无关的诗体形式问题,有着异乎寻常的浓厚兴趣。老教授写道:

两三年以前我头一次注意到在我主持的课堂讨论班上,有一伙才华卓越的青年学生,以一种令人震惊的热情全神贯注地致力于风格、韵律、节奏和绰号的研究,致力于母题分类研究,致力于确定不同诗人所用手法的相似性及其他诗歌外在形式问题的研究。[2]

事实上,这就是俄国形式主义发祥地之一——奥波亚兹——最初诞生时的胚胎。而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开始有了一些注重探索“艺术作品的建筑学结构”问题的研究倾向,但它们很少能构成对于俄国本土文化现象的决定性影响。因而,与未来主义不同的是,俄国形式主义是一种“纯俄国现象”,是一个“本土性现象”。鉴于文学是语言艺术,所以,俄国形式主义从其一开始存在起,就把寻求语言科学的指导作为自己的导向。对此,维克多·厄利希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