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刊的产生
副刊并非和报纸同时出现,我国古代报纸上没有副刊这一形式,它是近代报纸的产物,最先出现的副刊是文艺性的副刊。
一般认为,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较早使文学内容进入报纸的,当时是文艺稿件与新闻稿件混编在版面上,还没有专门的版面,可说种下了副刊的萌芽。1882年创刊的《字林沪报》为了与《申报》争夺读者,在新闻后面刊载“诗词杂作”。这种做法吸引了读者的兴趣使报纸增加了销量,该报便在报纸的正刊之外出附张,用专门的版面来集中刊登诗词、小品、乐府、传奇之类的消闲文字,1897年11月将之称为《消闲报》,发表《沪报附送消闲报启》的声明该刊所言的“遣愁、排闷、醒睡、除烦”,拉开了早期副刊的序幕,随后其他报纸也效仿这种做法。1921年10月12日,北京《晨报》把其专门刊载文艺作品的第七版,命名为《晨报副镌》以四版单张出版,后来改为《晨报副刊》,从此报纸的这种“附张”被正式称为“副刊”(见图8-1和图8-2)。
图8-1 《晨报副镌》
图8-2 《晨报副刊》
早期的报纸副刊内容,主要是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才子佳人的言情小说,或是怀才不遇而发泄愤世嫉俗、不满现实的情绪,甚至还有一些谈相说命、鬼怪狐仙之事,功能基本上是为读者提供“遣愁、排闷、醒睡、除烦”,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开其智窍”的知识性内容,将读者面扩大到男女老幼、布衣名士等方面。总的来看,早期副刊标榜消闲,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从当时人们戏称副刊为“报屁股”,就可窥见其作用的微乎其微。
“五四”前后社会变动剧烈,不少报纸的副刊和正刊一样顺应思想界的潮流,积极探索国家、民族的出路与未来,关注社会的每一个哪怕细小的新思想、新动向,促成了人们对副刊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的新认识,造就了五四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副刊”——北京《晨报》的《晨报副刊》、《京报》的《京报副刊》、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晨报副刊》是五四时期最负盛名的报纸副刊,主要刊登新文学作品并译著大量世界名著,它不仅刊载解放思想、改造社会的文章,同时还宣扬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京报副刊》在引导教育青年方面,主张青年多读书读好书,以树立青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为改造现实社会准备基础。《学灯》副刊自1919年创刊之初就宣传新文化,它在传播先进文化、宣传新思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觉悟》副刊具有清晰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意识,表明了自己的社会主义趋向。《申报》的《自由谈》副刊也为推行白话文促进新文化进步,积极发展活泼新颖的平民文学方面做出了贡献。这些副刊宣传新鲜的思潮,体现活泼的文风,鼓吹思想解放、社会改造,号召青年做新时代的先锋,从内容到形式都区别于早期的副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推动了新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