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集合行为,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集合行为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1)结构性压力。(2)触发性事件。集合行为一般都是由某些突发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的。(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
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本身的传播;二是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这两种传播都摆脱不了暗示与感染机制的支配。
暗示是指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地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接近于临床医学中的催眠暗示,换句话说,集合行为的参加者通常处于亢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
与暗示机制相联系的另一种机制是群体感染,在集合行为中,群体感染指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和情绪的传播,主要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在这种机制下形成的集合行为,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第二,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群体模仿是解释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的另一种理论,模仿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J·G·塔尔德提出的概念,他在《模仿的法则》一书中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模仿又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前者是个人在不自觉状态下对他人行为的反射性仿效,而后者则是基于一定动机或目的的自觉仿效。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学习,也可以说是一种自觉的模仿或有意识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