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传播效果,它有哪些内涵、层次和类型?
所谓传播或大众传播的效果,一般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者的思想(包括认知、态度和情感等)与行为造成的影响。实际上,这种理解隐含着“传者中心论”的立场,与传者的目的或期望密切相关。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认为,在讨论传播效果时,对这一概念作以下内涵、层次的分析,将有助于认识的深化。
首先,从外在形态看,有三个层次:媒介的“效果”指大众传播已产生的直接结果,而无论其是否符合传者的期望。媒介的“效能”指大众媒介达成有关预期目标的功能。媒介的“效力”指媒介在给定条件下可能发挥的潜在影响,或可能产生的间接效应。
其次,从内在性质看,可分为心理效果、文化效果、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等。
最后,还应区别效果或影响力的作用范围,即对受众个体的影响,对小团体及组织的影响,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和对整个社会或整个文化的影响。
美国传播学学者麦克劳等人则对传播效果作了如下划分与评述。
第一,微观效果和宏观效果。在很长的时间里,受众个体一直是媒介效果研究最主要的分析单元。但近年来,传播学学者开始关注各种类型的社会系统(如家庭、社区等)在宏观层面所受到的媒介影响。同时,微观效果与宏观效果之间的跨层次研究也在探索之中。
第二,改变效果与稳定效果。多数效果研究关注媒介对受众造成的变化,实际上,效果研究也包括有关媒介强化受众固有立场或态度的研究。因此,效果研究既应研究态度的变化,也应研究态度的维持。
第三,积累效果与非积累效果。积累性效果,指多种讯息导致的长时间的积累性变化。非积累性效果则指接触单一讯息所产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