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媒社会学

第三节 传媒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字体:16+-

一、传媒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传媒社会学以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经典研究范式为其理论基础。斯蒂文·小约翰在其《传播理论》一书中列举了与传播过程相关的十多种理论,包括系统理论、符号和语言理论、话语理论、讯息产生理论、符号互动论、结构理论、批判理论、解释学等。他认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传播理论,“传播理论的多样性反映了传播本身的复杂性。由于传播不是一种单一的、统一的行为,因此寻求最佳的传播理论并没有特别的价值。”[36]就传媒社会学而言,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功能理论、冲突理论、互动理论、结构理论、社会批判理论是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或分析传媒问题的视角。当代传播学中若干与传媒社会学研究对象相关的理论也是重要的参考性理论。

(一)社会学的若干经典理论

1.功能理论

“功能主义发轫于19世纪初期的有机体论,也是近几十年的社会学中重要的和历史最久的理论方法。很显然,孔德和其后的斯宾塞以及迪尔凯姆的有机体论影响了第一代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他们和迪尔凯姆永恒的分析一起,推动了现代功能主义的形成。伴随着韦伯对主观含义和社会结构类型或力量类型的强调,研究社会有机体属性的方法也同样地塑造了现代功能主义。”[37]现代功能理论初步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二战”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是西方社会学主要流派之一。1950年至1970年是功能主义理论的顶峰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功能分析方法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西方社会研究,并不断被西方社会学者改进与发展。

功能理论的目的是要研究如何保持社会的和谐与均衡。它首先研究社会构成的要素,包括社会的各个组织、各种机构、各种职业和其他组成部分,研究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次,功能理论研究各社会组织、社会机构的作用,它们对社会所能作出的贡献,研究用什么方法使社会组织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发挥,使社会结构协调,从而实现社会的整合。功能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