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听音乐时冒出这样的念头:音乐似乎并不完全“属于”艺术。或者说,任何东西,边界有时清楚,有时却又模糊。清楚,是因为人为的界定;模糊,是因为物的本质。那音乐还可以算作什么?数理?物理?哲理?
当然,我这样的音乐爱好者,“论证”不出音乐与数理、物理、哲理等方面的关系,更“论证”不出音乐与哲学、哲思、思辨的关系。只是感觉有一个现象似乎隐约证明了音乐与哲学之间某种隐秘的关联:日耳曼,这个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众多哲学家、科学家的民族,也产生了众多的音乐家。所以我常常会这么想,一个学习、研究西方尤其是德国哲学的人,应该多听古典音乐,应该喜欢古典音乐。至少是德奥古典音乐。
如果说那些伟大的德国哲学先贤的著作,是人的哲思、人类精神世界的宏伟殿堂,那么德奥古典音乐是一扇可以深入窥视哲学殿堂的窗。说是窗还有点“见外”。我甚至觉得,音乐与哲思完全有着深层的内在关联。由此武断地认为,一个学哲学的人,如果不能熟悉德奥古典音乐,那他所学习、研究的哲学思想和理论,古典的乃至现当代的,就很难完整全面。甚至可以说,会缺了某一部分的视角,因而有可能无法窥见其某些部分的魂(精髓)。
巴赫写的音乐,浩如烟海。这说的是数量。巴赫的音乐,如浩瀚大海,亦如涓涓小溪。这说的是我的听感。
三十多年前,还在上大学时,在电视中看过一部从民主德国(那时德国还分为东、西两半)引进的电影,名字简单明了:《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那时我还没听过多少巴赫的音乐,因此影片中引用了哪些巴赫的音乐,引用了多少,全都记不得了。但记住了一些画面:古旧的城堡、高耸的教堂、参天的大树、青石板的小径。还有影片中巴赫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一袭黑色长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