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新创业基础:应用型本科(独立院校)版

五、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字体:16+-

(一)企业家精神需要制度环境创新

企业家精神产生于特定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中。就经济体制而言,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家精神的产生和发扬必然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一则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二则没有能够进行竞争的市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随时考验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企业家精神的缺乏必然导致企业的迅速衰败。对于政治体制而言,只有做到政企分开,企业家精神才能得以最充分地发扬。

罗伯特·蒙代尔认为,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领导力、创造力、冒险精神等这些来自企业家自身的内功,成长环境同样非常重要。企业家所处的环境自由度对于塑造企业家精神非常重要,国家应该为企业家提供自由发展的环境。

在一个创新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的时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的价值在不断提升。于是,企业寻求合理的制度创新,使其人力资本收益内在化的动力也越来越强。事实上,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才能的发现过程就是一个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越是能提供保护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制度创新,就越能激发整个社会中的企业家供给量,而企业家也就越愿意对自身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不断增强自身的企业家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企业家精神需要培育和弘扬创业文化

企业家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培植大树,得先培育适合大树生长的土壤。中国缺乏的不是企业家精神,而是其所需要的坚实强大的制度环境支撑和对创新、宽容、合作的创业文化的哺育。要培育企业家精神,构建新的创业文化,首先要破除官本位意识,打破以官为本、学而优则仕、商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要通过创业教育和培训引导德才兼备的机关干部、大学生走出官场、走向市场,使其成为全民创业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弘扬一种重商的社会文化。其次,要破除计划经济意识的束缚。只有摒弃等、靠、要等陋习,发扬创业精神,像浙江人一样敢于白手起家,争当老板,吃苦耐劳,不怕冒险,人人参与,合作拼搏,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竞争合作的创业文化。最后,要冲破小农意识的束缚。小农意识是自然经济的产物,本质上是安贫守旧,懒散求稳,墨守成规,小富即安。只有激发民众摆脱贫穷、求富创新的强烈欲望,树立创业光荣、致富光荣的理念,引导人们永不停止、不懈进取,才能形成人人追求上进,处处推崇创业的创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