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来到燕南园66号,2010年8月11日,清晨。
从勺园出来,朝东,进入校园纵深,体育馆附近正在修建网球场。建筑工地杂乱,行人步履匆匆。昔日极清幽的校园在哪儿呢?燕南园你在哪里呢?来到一通向山坡的岔口,见有一指示牌:“此路不通”。我疑惑,问一位路人,他一指,说,上坡就是。
上坡。几步路,就到了坡顶,啊,就在这儿!乾隆年间立的两块汉白玉碑还竖立在哪儿,驮碑的赑屃依然那样气定神闲,忠于职守。我熟悉的66号就在左手边。这是一座两层楼的别墅,老式青砖建就,中式风格,开的是边门,门上有门牌:66号。门牌下贴着一张水电欠费的通知。不消说,许久没有人居住了。
我想起刚才问路时,见到的“此路不通”指示牌,不禁感慨系之。通向燕南园的这条小路,当时可是“冠盖如云”“车骑雍容”!冯定、汤用彤、冯友兰、周培源、朱光潜、王瑶……这样的大师级的学者均住在这里。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我试着走进门,摸摸门墙,感到几分温润,又有几分生涩。以前,我不都是从这门进去的吗?总是我按门铃:师母奚今吾先生问:哪一位?我答“陈望衡”,于是,门“吱”的一声开了。我走进客厅,坐下,朱先生一会就从楼梯上下来了……我仍能清晰地记得朱先生下楼的身姿,轻快,有些飘然,脸带笑容。我已经记不准确当时客厅的摆设,也许因为只注意与先生的交谈。谈话是轻松与随意的,聊美学也聊生活,聊现在也聊历史……与朱先生谈话,是种享受!
他坐在书桌后,我一般坐在他的斜对面。他的眼光慈祥地看着我。先生的眼像一口深黑的井,灵光闪动。那种眼光没有锋芒,是波动的,闪亮的,透出温馨。我们除了用话语,也用目光交流着。他从我的眼光,知道我听懂了没有,听进去没有,不时调整着语速,或停下来,让我说。朱先生说话的风格一直是我想学也学不来的,它不紧不慢,有节奏,但不强烈,就像山涧的小溪,淙淙地流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