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王小钧版)

第一节 人格概述

字体:16+-

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着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人物的性格。比较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红脸代表忠义,黑脸代表刚强等。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表示两个含义:一是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变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的自我,是人格的内在结构[1]。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人格解释为个体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中还经常用“个性”一词。个性与人格是同义词,《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人格一词具有很多含义,没有一个公共的认定,单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即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和特点的总和。”[2]

图3-1 京剧脸谱

二、人格的特征

(一)独特性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周围有人热情奔放,有人孤僻冷淡;有人顽强果断,有人优柔寡断;有人与人为善,有人凶神恶煞……这种人格的差异在文学影视作品中更是得到了集中体现,如《红楼梦》中曹雪芹描写的熙凤的干练泼辣,黛玉的多愁善感,宝玉的真性情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环境和教育,会形成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但这也不是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毫无相同之处。在共同的生活环境中,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打下时代和环境的烙印,有一定的共同性。所以人格是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