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中国民营电影发展态势研究

二、国产电影创作的三大类型与各自演变历程

字体:16+-

21世纪以来,国内故事片产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从2000年的83部,2004年的212部,到2008年的406部,2013年中国故事片产量更是达到638部,实现自2002年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连续第十一年的增长。娱乐与人文尚在争论,艺术与市场仍需平衡,喜人的市场景象背后,是一批不同风格、不同类型、不同创作理念的影片在支撑。而这其中,有三类主要影片,一直牵动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创新与突破前进的格局。

艺术片与商业片作为两个不同大类的电影美学风格,一直以来共存于电影的创作版图中。而电影在中国国情的特定语境里又产生了“主旋律”这一富于中国特色的片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版图上,艺术片、商业片、主旋律影片这三类有其各自的创作特点与文化坚持,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的探索与追求,既有分歧争竞,又有相互借鉴、影响,甚至彼此成就,共同支撑起中国电影的繁盛与发展。

(一)主旋律电影的生命力验证

主旋律电影是由特殊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形态[1],是主要由政府和国有企业直接投拍的非商业性影片,着力政治宣传教育,而非赢利。在当下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它是调动资源最多、文化影响力最大的文化形态[2];它以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主流意识形态为旨归。自1987年“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提出以来,这类影片在中国传统文化道德挖掘、革命历史书写、民族英雄形象塑造等方面为国产电影创作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中国当代电影与政治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任何一个时期的划分几乎都与政治文化的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姻缘关系。”[3]中国电影似乎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政治的背景,许多历史事件和政治思想在电影中得到复现和传播,作为影响力巨大的社会传媒,在中国,电影总不自觉地与当局权威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寻求“合谋”,在作品的思想定位中展露出主流文化的价值倾向。改革开放初期,“反思”题材电影大量出现。《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等影片一改“**”时期电影中“高、大、全”英雄人物的塑造方式,通过普通人在十年动乱时期的遭际,表现多变的政治形势和直接的个人性体验。20世纪80年代后期,《钟声》、《共和国不会忘记》等影片,也对当时社会变革的热点话题进行了积极关注与融入。由于主旋律电影的概念和制作模式在当时尚未形成,所以上述影片只是表现出很强的政治诉求和时代意识,并未带有明显的主旋律特征,其拍摄手法和美学表达甚至有一定的艺术与商业痕迹。成功的典范如谢晋的大部分作品,既被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又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在评论界和世界影坛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时至今日依旧是主流商业类型片创作值得效仿、追蹑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