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模式”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在一定时期产生了深远影响,电影企业也逐步实现国有化。新中国成立前,私营电影松散、混乱的经营局面在短时间内得到改观,1978年更是达到了电影年观片人数293亿人次,人均年看片28次的惊人数字。[1]1963年《关于改进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试行方案》和1979年《关于改革国营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管理体制试行方案》都强调了中影公司的绝对权利。在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这种高度计划的统购统销层级发行的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用繁荣外表掩盖了内在的弊端。大规模改造、建设城市影院、开发农村电影市场,使得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成为中国电影的兴旺时期。截至1992年,共改造专业电影院3000多家,农村拥有电影院13000多家,售票放映点达6万多个,电影对于丰富大众的业余生活做出了不小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营电影公司对发行渠道的垄断已成为制约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瓶颈,中国电影业步入了近十年的低谷期。
进入21世纪,国家积极采取措施恢复繁荣电影市场,一方面推动国有电影企业的集团化改革,另一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到行业运作中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全国电影总票房从2002年的9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170.73亿元,内地故事片年产量从2002年的100部发展到2013年的638部(2012年达745部),在这两组跨越式数字的背后,民营电影不断积蓄的力量不可被小觑。如今电影的投融资渠道已从单一的政府投资向多元化发展,几乎每一部电影都有民营资本介入,而且,这种介入渗透到了制片、发行、放映的各个环节。当然,需要看到,民营电影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原动力,但想要做大做强做久,却面临着众多困难。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融资的约束与限制,而融资的制约也连带着产生了投资难的问题。因此,研究民营电影投融资趋势问题,对于解决靠资本运作为基础的电影行业来说是发展的根本,在投融资问题上积极创造选项,做出选择,是增强电影企业实力和活力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