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发行、放映组成了一条完整的电影产业链,随着国家大的经济环境的发展,早期三个环节各自为政的封闭状态限制了电影业的发展。1993年拉开了电影行业改革的序幕,制片业率先向民营资本开放。据统计,当年故事片的投资来源分别是:利用制片厂自有资金拍摄影片14部(占9.3%),与境外资本合拍影片56部(占37%),通过社会集资完成影片81部(占53.7%)[1],以社会集资的方式筹集民间资本成为当时拍摄电影主要的融资方式。此时没有独立出品权的民营电影企业只能靠向有出品权的电影制片厂投资,而且比例须达70%以上才能获得“联合摄制”的署名权。《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摄制组曾在1996年第6期《中国电影市场》上撰文,为该片吸引社会资本列出了如下优惠条件:其一,投资、融资者视所投资金金额大小而享有应有的股份和不同规格的影片制片与投资署名权,及与出品单位北京电影制片厂共同拥有的发行权;其二,“联合摄制”单位与本片出品单位北京电影制片厂一起在字幕及该片所有宣传品上并列署名“联合摄制”;其三,“联合摄制”单位法人代表在字幕上署名“总监制人”,并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一起作为主席主持该片所有新闻发布会、开镜仪式、中外明星见面会及海内外主要的首映活动;其四,“联合摄制”单位在该片的海内外发行中英文画册上可刊登一页广告。虽然这还是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运作状态,但摄制影片需要更多的投资,吸收更多的民营资本,而面对诸多在媒体、观众中曝光的机会,民营资本当然不会不为之心动。
在制片业广纳民营资本的同时,制片、发行、放映之间的壁垒也随之弱化。原本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的模式已不能满足开放的市场需求,发行、放映环节开始逐步融入民营资本。1995年大洋影业打破了按地区发行影片的方式,以260万买下《红粉》的全国发行权,开启了国产影片分账发行的先河。[2]依托民营企业思维活跃的特点,《红粉》率先采用了演员与观众见面的方式搞宣传,对影片票房形成了保证。按当时35%的分账比例,大洋影业从中受益匪浅。但这种成功并未持续太久,对电影总体运作方面的不专业使得大洋影业投资4000万元的《秦颂》以失败告终。市场对民营电影公司专门化的愿望愈加强烈。北大华亿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新画面影业公司、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民营电影公司相继成立,为民营电影运作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投融资平台。“灵活的发行机制、多样的营销手段”[3],使这些公司投资拍摄发行的影片力争技术性、思想性、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统一。华谊公司负责发行的《荆轲刺秦王》(1999年)赢得当年戛纳电影节的最高技术大奖。《鬼子来了》(2000年)获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及2002年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此外《有话好好说》(1997)、《说出你的秘密》(1999)等影片都是这几家民营电影公司早期通过制片或发行进行投资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