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前董事长韩三平曾说:“电影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种需要像商品一样生产和销售的艺术产品,从而它势必形成一种文化产业。” 华谊兄弟成功上市,保利博纳产业并购,橙天娱乐收购嘉禾……各大民营电影公司面对日益活跃的电影市场纷纷积极重组,不断完善和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和综合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张伟平的新画面却不为所动。他带领有16名员工的团队,致力于国产电影的营销推广和对专业质量的纯粹追求。他们创造过巨大的利润,日新月异的运作手段也为其积累了可贵经验。但他“只做张艺谋”的坚持,包括“新画面”公司不上市,不做电视剧,不积极发展电影产品和多元企业产业链的特殊经营方式,以及导演与资方、运营企业之间省略书面约定,仅以情感建立联系,主导商业行为的运作方式,对于正在成长的民营电影业和中国电影市场究竟有多大的可借鉴性和正面启示?
(一)非一般性的大制作模式
电影制作规避负面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制片方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影片成本的增加,也相应提升了影片投资的风险。越来越多的“大制作”表明电影投资人希望通过拓宽收入渠道,来降低投资风险。而这种“扩张”需要把握有效的营销资源和运作空间,与包括广告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角色进行深入的合作。不可否认,新画面的市场营销具有突破性和里程碑意义,每一次“出手”都引起中国电影市场的波澜起伏。虽然每每大获成功,但“大投入—大回报”的高风险运作模式也隐含着极高的危险性。
纵观中国电影市场,民营电影公司的定位主要集中在通过中小成本投资取得经济效益的模式上,或者参与合资合拍项目,取得学习大制作经验的机会,进而获得稳定收益。绝大多数民营电影投资方,是在把握了商业运作灵活、投资角度新颖、市场触角敏锐、观众定位准确等优势的基础上,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影投资界立足。华谊兄弟、博纳影业这些领跑市场的民营电影企业,已经具备了自身发展的特色与创新路径,能够有一定实力进行独立出品,不时推出“大制作”项目。然而更多的情况是,面对中影集团这样的国企,众多的民营电影公司还是需要联合起来,获取较大市场份额,与中影等国企进行较量与抗衡(有时也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