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为背景认知自己:也谈影响力的生成
陆建德
我首先要向黄会林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非常荣幸受邀参加这次会议。
听了前面几位的发言以后,深感我们可以不断丰富我们的话题。刚才麦克雷先生讲到,有一段时期拉丁文对中国文字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现在讲中国文化,要意识到它有漫长复杂的历史,它不是始终如一的,而是发展变化的,杂糅多元的。自新文化运动开始,很多中国人提出要改造中国文字,鲁迅也有类似主张,他当时学世界语。1949年以后我们成立了文字改造委员会,还出台了简化汉字的方案。我们现在用的中文就是简体字。我们的拼音体系对学习汉语帮助非常大,我们用了拉丁字母,全国发音就统一了,普通话不同于原来的官话。我想强调,在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观点,这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并不是自古以来以不变应万变,我们的文字和文化是变化的。
现在讲中国影响力,黄会林教授刚才讲首先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不管人家怎么评论。但是现在是不是有一种“影响的焦虑”?美国著名批评家布鲁姆说,每一代作家都是受到前人影响的,他们写作的时候经常希望抵制和抹杀前人的影响,从这方面说,确实存在影响的焦虑。我们现在的“影响的焦虑”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仿佛特别关心这一点:我们有影响力吗?过分关心自己的影响力是不够自信的表现,我们不必为自己的影响力产生焦虑。
一个人投入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彻底忘掉自己,这是可敬的。这样的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问:我有影响力吗?如果有人老是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影响力,我只能对他笑笑表示同情。我们应该看看中国历史上,我们的文化实际上发生了如何巨大的变化。现在老在讲中国文化怎么走向世界,但是要防止一种态度,一种本质主义的态度——我们的文化一直就是这样的,它有一个最基本的本质,永远不变。我觉得这个态度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看早期文化,先秦文化就把复仇看得特别重要,或者家庭血缘关系特别重要。有一些复仇的故事家喻户晓,比如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的国家观念是很淡的,当时的游士并没有觉得一定要忠于自己出生地的政权。《赵氏孤儿》最后的结局是一个悲剧的重复,赵氏孤儿在程婴的保护下没有被杀,但是他活下来以后做的是什么?他把当时迫害他家族的人灭族,这又会造成新的悲剧,结尾留下了巨大的遗憾,或者说道德缺陷。这种杀来杀去的血腥故事我们要不要反思?《赵氏孤儿》在国外有几种改编本,都比原本强,结尾对我们非常重要。循环式的复仇故事缺少道德的升华。到了晚清的时候,中国有识之士特别善于从其他文化吸取养料反观自己的文化,这是我想特别强调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自己是在中国文化之中,同时要有一种批判性地反观自己的能力。就像法国的散文家蒙田所说的,他经常跟自己对话,他说自己有时候要像一个邻居(或陌生人)那样观察自己,跟自己对话。自己跟自己不能黏合得太紧,不能有一种自恋的倾向。他跟自己的对话诚实而幽默,展现出来的内心世界就特别丰富。如果一个人不跟自己对话,只会唱自己的赞歌,一直赞扬自己怎么怎么好,那么我得说他心理上还不成熟。我们不要老是想着:“我有影响吗?”大家应该积极投入自己应做的事情,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