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白乐桑
我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法国汉语教育史和中国影响力,简单一点就能阐明所谓走出去的关键在于引进来、在于接受。
大家都知道中法关系源远流长,中法两国之间互相情有独钟,两国有着特殊的外交关系。自从路易十四时代以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独特性。那么,中法文化的亲密交融是由哪些背景和条件产生的?这个是值得探讨的研究。结合自身经历,我今天简单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辩证地介绍分析中法文化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探讨语言与民族特征之间的关系。
比路易十四更早,圣路易派遣亲信了解中国,试图建立一些交往。重要的里程碑是路易十四向中国派出学者和传教士,带来三十箱科学仪器,传教士因为临时发现康熙得了疟疾,还贡献药物给他。除此之外,传教士参与绘制了中国历史上的首张全国地图。来到中国的法国学者和传教士大部分精通汉语,亲自参与翻译四书五经,一般翻译成拉丁文。法语和拉丁文一样,也是历史上整个欧洲最早的文学语言,经过当时的一套语言政策奠定了法语为官方语言,所以欧洲最早的文学语言就是法语。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建立中法两国文化角度互相认可的一个基础。
法国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大国,法国大革命前夕甚至形成了一种流派——重农主义。戴高乐有一句名言“怎样能治理一个有246种奶酪的国家”,他的意思是以法国重美食的例子来说明法国是比较多元的国家。如果从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探讨我们今天的问题,会发现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法国在汉语方面一直领跑,原因是什么?有一位法国传教士最早以比较理性的头脑、比较科学的头脑分析汉语,在他之前有一些意大利、葡萄牙传教士也接触过汉语,可是他们是把拉丁语的范畴套用在汉语身上。所以为什么一个法国传教士在这方面不同呢?这是因为法国非常流行语言哲学,这个语言哲学在当时比较先进、比较理性,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马若瑟神父对汉语有比较理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