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第三极文化”论丛

中美合拍片《长城》的电影批评反思及国际化市场下中国电影的“中国梦”

字体:16+-

杨歆迪

作为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乐视影业、传奇影业、环球影业等中外多家知名电影公司联合出品的高概念、大制作影片,《长城》自2014年3月被传出将由张艺谋执导而正式为国人所关注;从2015年年初公布影片阵容至2016年12月16日在中国上映,再到2017年2月17日在美国上映,《长城》持续吸引了中外媒体与各类型、各渠道影评人的目光。尽管《长城》的票房指向了商业上的失利[1],但围绕影片层出不穷的讨论——无论是一句“张艺谋已死”引来的乐视公司律师函,还是在美国大选尘埃初定之际《长城》卷入“白人至上主义”的“政治错误”中——都意味着《长城》在高话题性上取得的成功,同时再一次证明了国人对“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期待与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现状之间的不对等、不平衡。时至今日,关于《长城》甚嚣的言论日趋平静,此时梳理不同国家、不同类别的电影评论对《长城》的关注点与态度之异同,或许能使我们自纷繁的言语碎片中一窥《长城》得失症结。

一、从不同关注到不同期待

在针对《长城》的众多评论中可以看到,观众评分和网络影评、中国评论和以美国观众为主的英语国家评论之间都有着较大区别;这些区别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各国观众和影评人对《长城》的期待与评价体系的不同,从而导致评价层级的杂糅。

截至2017年10月,《长城》在IMDb上的评分为6.0/10,超过83400人参加了评分;“烂番茄”(ROTTEN TOMATOES)网站上195份评论的评分为4.9/10,将近2万3千名观众评分为3.1/5;在“时光网”上的评分为7.0/10,撰写微影评人数超过9100人;“豆瓣”将近23万用户评分总体呈现为4.9/10,“猫眼”88.9万用户评分为8.4/10,而专业评分“暂无”。可以看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在以评分为依托的大众性网络影评方面,《长城》的评价尚可,且评分略高于自发的网络影评人对影片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