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第三极文化”论丛

第四编 中国文学国际影响力生成

字体:16+-

小议中国文化形象在德国的自塑与他塑——从2006—2014年的德国出版看中国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改变

曹娟

过去数百年里,德国表述中国的话语模式,常常是一种从自身出发、观看中国的模式,是“我眼中的你”,而不是“真实的你”,是德国文化投射的一种对他国文化的幻想。自《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流行以来,中国就无可避免地成为西方所钟爱的幻想对象,西方作品中的中国,常常充满东方异域风情。过去数百年里,德国文学作品里表述中国的模式,大都遵循这种幻想模式。而这种幻想,常常是德国文化对他国文化的幻想,容易让中国形象“失实”;这类话语模式,容易充满**与美化,但却是西方文明“一种自我否定与对外肯定的心理倾向”[1]的表现。康德曾将中国称为世界上最为文明的国度,莱布尼茨认为中国应该获得世界上最杰出民族之“金苹果”,歌德通过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译本,产生了深厚的中国情结,声称“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2]。17—18世纪,欧洲的公爵王侯对中国艺术品狂热膜拜,不惜为此倾家**产。

描述这种存在于渴求与幻想中的中国,人们倾向于采用一种过于美化、偏向极端的模式,虽然失实,数百年延绵下来,却早已成为西方看待中国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即使到了21世纪,这种模式也未曾完全消散。物极必反,过于美化,就可能出现过于丑化,于是就产生了另一个极端:丑化中国。这一转变尤其出现于18世纪末,一方面是15世纪起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大大缩小了各国之间的感觉距离,西方人开始真正观察实际中的中国,发现中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幻想破灭,美化颂扬则转变成了鄙夷;而工业化让西方列强感到自己更加进步,为了给自己的扩张掠夺行为进行道德辩护,更加宣传自身文化的先进性,鄙夷中国文化的落后,加深了对中国的丑化。但同时也必须承认,即使在那个时代,也有人试着从客观角度观察中国,如德国著名的汉学家卫礼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