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灯塔的光:一个世纪的回声

三百年前的耳朵和音乐

字体:16+-

三百年前我们能听到什么音乐?三百年前在德国我们能听到什么音乐?现场听了英国古乐协会乐团演奏的“完全勃兰登堡”之后,不免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走在夜色撩人的上海,满眼是车水马龙的繁杂和刺耳的都市喧嚣。刚才被音乐清洗过的感官一瞬间便恢复了它的麻木。三百年前人的耳朵和感官是有福的,在自然的怀抱里,你可以见到或者听到,晨曦染红了大海,月色穿透了流泉,村路上响起笃笃的马蹄,林中的鸟儿嘤嘤啼叫,太阳落山,抬头便可以仰望群星的闪烁。三百年前的音乐同样让现在的人惊诧,老巴赫依然充满了无限的意趣。问题是这之前多次听过《勃兰登堡协奏曲》,却从未有如此的心动。也不知道哪里出了毛病,原作?演奏?还是我们的耳朵出了差错?

厚重的“铠甲”

第一次听到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唱片大约是在二十年前,EMI公司出品,1950年萨尔茨堡的现场录音,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富特文格勒指挥。里面只选择了六首中的第三首和第五首。当时买这个唱片其实是冲着指挥去的,至于曲目的确知道得不多。听下来的感觉不好,觉得既没有《B小调弥撒》所叙述的信仰的教义,也不是《马太受难曲》在天国和大地之间架起的桥梁,既然是应酬之作(类似今天的委约之作),为什么如此沉重?比如编号1048的第三首,庄严虽是有的,但缺少奕奕神采,显得松散拖沓,不够集中。紧张和松弛的对比从来都是富特文格勒常用的手法,或者说是他的艺术原则,但用在这里稍微显得过于戏剧性。富特文格勒使用的是钢琴,没有用巴赫时代的羽管键琴。还有第五首,主奏和协奏部之间的对比显得过于强烈,由于处理时加重了分量,导致时间也拖长了很多。第一乐章末尾的那个华彩乐段向来为人所品头论足,而评论界给出“潇洒和浪漫”的评价显然不是称赞之词。活泼在末乐章则完全不见了。《勃兰登堡协奏曲》怎么会穿上如此沉重的外衣?那种厚重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音乐的铠甲。带着疑惑,我很少再听这个为人称道的协奏曲,不敢也没有资格怀疑作曲家和指挥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