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灯塔的光:一个世纪的回声

震撼与流连

字体:16+-

去欧洲旅行的人私底下流行一个说法,“宫(宫殿)保(城堡)鸡(谐音,指基督教教堂)丁(市政厅)”。这些地方大家认为是必看的,少数“深度游”的人也会去听歌剧和音乐会,资深的爱好者会提前买好欧洲某个音乐节的套票,以至于有些城市的歌剧院和音乐厅也被列入旅游参观的名录。而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却被冷落了(卢浮宫算是特例,大多数人怀着猎奇心理,有的人专门来看蒙娜丽莎)。“博物馆”三个字,就像它们的大理石建筑那样显得冷冰冰的,让人难以靠近。湛蓝的天空下,斑驳的老城里挤满了人,在刺目的阳光下贪婪地挥霍着当下的一切。荫翳的角落里,博物馆作为历史的废墟被今天的时尚封存了。

艺术作品的原真性,只有在博物馆的现场可以看见,长久的停留和凝视慢慢会让光晕笼罩,甚至可以嗅到画者的气息,粗粝和细腻的笔触后边是大师的眼神和力量。好几次人都从欧洲回来了,心却还留在博物馆,那些艺术历史的碎片时时刻刻浮现在眼前。

临出发的时候随手带了一本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的散文书信集,在旅游大巴上无事可做,偶然翻到的有关博物馆的一段文字竟让我潸然动情。女诗人的父亲是莫斯科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一生为博物馆的建立而奔走。茨维塔耶娃写道,当以亚历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的精美艺术博物馆不幸失火时,“爸爸默默地流着眼泪”,“母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秒钟还想着博物馆”,就连女诗人的外祖父“也把自己的部分财产遗赠给博物馆”。为了两代人的心血,茨维塔耶娃记下这样的文字。只是,博物馆还有人看么?恐怕没人知道一百多年前在俄罗斯的乡下,有个打着赤脚、点着松明火烛学习古拉丁文和古希腊文的弗·茨维塔耶娃教授,怀抱着建立俄罗斯博物馆的幻想。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