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乃人生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最精妙的人生解读和成功之道。
就个人层面来看,青年人生注意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的修炼,即中国儒家哲学经典《大学》所说的“修身”。中国哲学其实就是人生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最精妙的人生解读和成功路径描述。
首先,每个人自己对其人生的管理,也就是所谓“修身”。要“修身”,其实质在于学习如何做人,包括“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两个方面的内容;大致说来,前者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修炼问题,后者则属于价值观和人生观层面的修养问题。
“格物致知”简单地说就是“悟道”、“超觉”,亦即超越“形而下”的具体器物形态,穷究“形而上”的普遍道理或一般真理,通过“格物”即格去存于肉身的“物欲”来达到认识心灵中“天理”的目的。
而“诚意正心”,则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要做到理性和情感的内在统一,首先在情感上要“真诚实意”,不自欺欺人,不随意挥洒喜怒哀乐好恶爱恨种种情感,坦然豁达、谦和快意,才能做到“心安”而“理得”,“不思而得”,“择善而固执之”。
通俗地说,关于“修身”要则无外乎如下几点:
——珍爱生命,真诚地拥抱生活、感受人生,让内心充满阳光,在人生旅途中不断超越自我、提升生命价值和意义;
——敬爱自然,超脱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自我的物欲心理局限,对大自然(“天下万物”)怀着应有的尊重和敬畏心态,不断探索世界运动规律和普适性真理,“和合”天地万物、“包容”世间万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在“天下主义”文化境界上去从容应对处理任何事务;
——关爱他人,保持心灵始终处于“纯真可爱”的原生态,不以己之心强施于人,以“博爱”的宽广胸怀对待每一个人,不仅要以大德报小德,而且要做到“以德报怨”,在人际关系互动交往中追求“道德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