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与“治外法权条约”
庞大的奥斯曼帝国,18世纪进一步衰落。作为帝国统治基础的军事采邑制度逐渐瓦解和失去作用;而一些懦弱的苏丹们无力对付帝国面临的变化,特别是外国势力的侵入。18世纪的几个苏丹,都是些无所建树的无能之辈。艾哈迈德三世(1703—1730年在位)把大量金钱花费在后宫妃嫔们的身上;而马赫穆德一世(1730—1754年在位)则把精力用在建造宫殿、清真寺、亭榭等上面;其余几个苏丹都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缺乏治国才能。庞大的帝国停滞腐化,而它所统治的地区又如此重要。自18世纪起,奥斯曼帝国就成为欧洲列强窥伺的目标。1699年《卡尔洛维茨条约》签订以后,欧洲列强开始分割奥斯曼帝国的属地。根据这项条约,奥地利、威尼斯、波兰等国都得到了奥斯曼统治的一些地区。
如果说在17世纪同奥斯曼人争夺势力的主要是奥地利和威尼斯,那么进入18世纪,威尼斯的角色便由俄罗斯来代替了。
彼得一世对亚速要塞得而复失,没有实现打通南方出海口的宿愿。女皇安娜·伊凡诺芙娜(1730—1740年在位)统治时期,1735年爆发了又一次俄土战争。这次战争是由女皇安娜联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一起发动的。法国由于在波兰与俄国有矛盾,所以支持土耳其对俄开战。1735年秋,由米·伊·列昂季耶夫率领4万俄军向克里米亚北端的彼列科普地峡挺进时,受到阻击,损失惨重,被迫撤退。1736年,俄国虽然通过彼列科普进入克里米亚腹地,但因害怕被鞑靼军队包围,又很快撤出。1737年,俄军攻下黑海北岸要塞奥恰科夫并在克里米亚半岛歼灭了鞑靼军队1.5万人。但俄国对土耳其并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同年夏天,俄土代表在乌克兰涅米罗夫开始和谈,并有奥方代表参加。但和谈未果,战争重开。奥地利仍站在俄国方面。战争持续到1739年夏天,俄军虽在普鲁特河上游的斯达乌查尼村打败土军,但奥军却在其他战场连吃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