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俄罗斯文学讲座:经典作家与作品

第二讲 茹科夫斯基:俄国诗歌的导师和先驱

字体:16+-

时至今日, 俄国人公认, 茹科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丘特切夫、费特是19世纪俄国五大诗人, 而茹科夫斯基堪称俄国诗歌的导师和先驱。

一、从懒散的青年到诗坛泰斗

茹科夫斯基(1783—1852)是俄国第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 也是优秀的翻译家和评论家。他是俄国一个富有的地主布宁(193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布宁也出生在同一家族)和土耳其女俘——女管家萨里哈的私生子, 出生在图拉省古老的贵族领地米辛斯科耶。穷贵族茹科夫斯基寄居在布宁家, 他成了孩子的教父, 未来诗人的姓氏由此而来。茹科夫斯基从小在乡村美丽的大自然中长大, 受过良好的教育。当时著名的教育家波克罗夫斯基是他的启蒙老师, 他告诉学生:“只有在乡村的愉快的幽居中才能使纯真与幸福的祭坛不受损毁。”并且在这方面发展学生的文学志趣。茹科夫斯基从小受到良好教育, 很早就对文学感兴趣, 尝试自己创作剧本。1797年, 14岁的茹科夫斯基就读于莫斯科大学附属的贵族寄宿学校, 在校期间同时受到古典主义和感伤主义两种流派的影响。1797年发表第一篇诗歌《五月的早晨》。离开学校后, 他曾一度参加工作。但他不喜欢办公室工作的单调乏味, 翌年辞去职务, 回到故乡, 醉心于文学创作, 陶醉于懒散而冥想的生活, 成为一个懒散的青年。1805年, 他开始为两个外甥女教课, 久而久之, 他对其中的一个——当时12岁的玛利亚产生了发自内心的爱慕, 并很快发展为爱情。1811年, 他向玛利亚的母亲——同父异母的姐姐表示了求婚的意愿, 遭到了拒绝。这段无望的爱情, 持续了很多年, 影响了诗人个人的全部生活,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他的创作。1823年玛利亚病故, 他十分悲痛, 又写了多首诗表示悼念。

乡居6年时间里, 茹科夫斯基大量阅读俄国和外国文学作品, 并且创作了20来首诗, 还翻译了一些外国诗歌, 其中1802年所译英国感伤主义诗人格雷的《乡村公墓》, 在保持原作精神的翻译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发表在卡拉姆津主编的《欧罗巴导报》上, 使他一举成名。1806年发表哀歌《黄昏》, 具有较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1808年在翻译并改写德国诗人毕尔格的故事诗《列诺拉》的基础上, 创作了具有浓厚俄罗斯民族色彩的谣曲《柳德米拉》, 这是他发表的第一篇谣曲。1808年, 他接受卡拉姆津的邀请, 迁居莫斯科, 担任《欧罗巴导报》编辑, 并且在卡拉姆津的鼓励与鞭策下一改昔日的懒散而勤奋创作, 经常发表诗作。1812年参加卫国战争, 写了充满爱国主义**的颂诗《俄国军营中的歌手》, 使他在俄罗斯一举成名。后来又创作了著名叙事诗《斯维特兰娜》《风神的竖琴》《捷昂与艾斯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