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赛宁是20世纪俄罗斯大诗人之一, 同时也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乡村诗人, 其诗歌出色的艺术成就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超前忧患, 使他在今天更具有一种警醒世人的独特魅力。
一、具有传奇性的短暂一生
叶赛宁(1895—1925)虽只活了30岁, 但他这短短的一生, 是具有传奇性的一生。
首先, 他的个人奋斗经历乃至死亡都具有传奇性。1895年9月21日, 叶赛宁出生于俄国中部梁赞省梁赞县库兹明乡康斯坦丁诺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从两岁起, 他就被寄养在外祖父家里。1912年, 16岁的叶赛宁从斯巴斯-克列皮克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 满怀好奇和豪情, 来到莫斯科, 寻找自己奋斗、发展的道路。他先后当过书店的伙计、印刷厂的校对员。有一年半的时间, 他在沙尼亚夫斯基创办的人民大学听课, 了解了很多国家的民间创作和神话, 精通俄国文学及外国文学。同时, 他还参加了苏里科夫文学与音乐小组, 经常参加工人的集会, 到工人中去散发传单。1915年, 他来到彼得格勒, 试图在那里获得较大发展, 果然因为诗歌而一举成名。1916年, 他应征入伍, 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才离开军队。从1919年至1923年, 诗人经历了一个“精神危机”时期, 他经常酗酒闹事, 打架斗殴, 表现出忧郁悲观、**不羁、玩世不恭的所谓“叶赛宁气质”, 他的颓废、复杂的情绪集中表现在组诗《莫斯科酒馆之音》中。1922—1923年, 他随同夫人——美国舞蹈演员伊莎多拉·邓肯长时间地游历了欧洲(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和美国, 资本主义世界的金钱崇拜和大工业的蓬勃发展, 使他对城乡关系有了新的看法, 更倾向于城市和现代化生活, 但他骨子里又是一个乡村诗人, 对大自然尤其是被工业文明吞噬的大自然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爱, 这使他时常处在矛盾而痛苦的心境中。叶赛宁最初热烈欢迎革命, 但到20年代初, 他已深感革命所带来的结果并不太妙, 他公开表示反对苏维埃政府要求艺术家无条件服从政权的制度, 这使他的处境更进一步恶化。1925年12月28日夜, 在列宁格勒一家叫作“安格列杰尔”的旅馆里, 正当盛年的叶赛宁突然去世。以前一直被以定是自杀, 近年有人对此表示怀疑, 认为应是他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