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蒙托夫是19世纪俄国早夭的天才诗人, 但其出色的艺术成就, 使他成为与普希金、丘特切夫相比肩的俄国三大古典诗人。米川正夫指出, 作为同样从浪漫主义出发的独创的天才, 莱蒙托夫的确是普希金的继承者, 但假如说普希金是个以平静温和的客观的观照态度, 去如实地再现生活现象和人类心理诸形态的调和的天才, 即是日神型的艺术家的话, 那么莱蒙托夫则是在主观上想要把自己内心的混沌的苦闷、不安和焦躁, 强有力地表现出来的叛逆者型的艺术家, 即是酒神型的诗人; 假如普希金的创作是有博大的饱和力的肯定人生的艺术的话, 那么莱蒙托夫的, 就可以说是对于人生的诅咒和挑战的艺术。从普希金的源流出发的艺术, 经过屠格涅夫、冈察洛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等伟大的后继者, 就形成了俄国文学主流的洋洋的现实主义大河; 莱蒙托夫的精神, 则传给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天才, 而现出了并不弱于前者的猛烈的奔湍, 形成了俄国文学强有力的另一翼。
一、短暂的辉煌
莱蒙托夫(1814—1841), 出身于贵族家庭, 3岁丧母, 童年是在奔萨州外祖母阿尔谢尼耶娃的塔尔罕内庄园中度过的。他接受的是贵族式的家庭教育, 从小就能流利地说法语和德语。1825年夏, 外祖母带莱蒙托夫到高加索的矿泉疗养, 对高加索的自然风光和山民生活的记忆不仅在其早期作品里留下了印记, 而且成为他后来许多作品的重要题材和主题。1827年莱蒙托夫全家迁居莫斯科, 1828年他作为半寄宿生进入莫斯科大学附属贵族寄宿学校, 并开始学习创作。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 课余创作了近300首抒情诗和数首长诗。1832年, 莱蒙托夫因参与反对保守派教授的活动而被迫离开莫斯科大学, 去到圣彼得堡, 同年11月考入彼得堡禁卫军军官学校。1834年入骠骑兵团服役。1837年, 普希金遇害, 他写了《诗人之死》一诗, 直接抨击沙皇及其宠臣们, 直呼他们为“扼杀‘自由’‘天才’和‘光荣’的刽子手”, 激怒了沙皇政府, 被流放到高加索。由于外祖母的奔走, 1838年4月回到圣彼得堡原部队。1840年2月, 在一次舞会上, 莱蒙托夫与法国公使的儿子巴兰特发生冲突, 导致决斗。尽管决斗以双方和解结束, 但诗人还是因此于1840年4月被遣往高加索现役军队骑兵团, 7月份参加了与高加索山民的小型战斗和血腥的瓦列里克战役, 由于作战英勇, 受到表扬。1841年7月27日, 在高加索的一次家庭晚会上, 莱蒙托夫因开玩笑激怒了禁卫军军官学校同学马丁诺夫, 而死于决斗, 年仅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