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童文学教程

第一节 童话(上)

字体:16+-

一、“童话”一词的来源及其定义

(一)“童话”一词的来源

“童话”一词源于何时何地,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它是舶来品,是从日语中借用过来的。最早持这一观点的是周作人。他于1922年1月与赵景深通信讨论童话时认为:“童话这个名称,据我知道,是从日本来的。中国唐朝的《诺皋记》里虽然记录着很好的童话,却没有什么特别的名称。十八世纪中日本小说家山东京传在《骨董集》里才用这个两个字。曲亭马琴在《燕山杂志》及《玄同放言》中又发表许多童话的考证,于是这名称可说已完全确定了”[1];第二种观点认为“童话”在本土产生,后来才传到日本。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洪汛涛。他在《童话学(讲稿)》中认为:“我们至今未能找到那本《骨董集》。但有的文字中说,《骨董集》问世于1814年,但其中并无‘童话’此词,而只是‘昔话’。‘昔话’指从前的故事,不能说是‘童话’”“有的文章中说,《燕山杂志》问世于1810年,其中也没有‘童话’此词,而只有‘童话语’”。他认为“日本的‘童话’这个名称,有由中国传过去的可能性”[2]。其理由是:中国文学的文体分为韵文体和散文体,而中国自古有“童谣”,也可能有“童话”。中国古代小说称“评话”“话本”,而童话即儿童之评话、话本,而且古“童话”沿用了宋元评话的写法。[3]

两种观点一直争论不下。朱自强对其来源作了系统考证与梳理后认为:日本自1810年起开始使用“童话”一词。明治三十年是日本儿童研究的兴盛时期。大量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学家对“童话”一词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对“童话”的研究,这显然大大提高了此词在日语社会的知名度。日本进入明治四十年,“童话”一词即开始频繁出现在出版物。“在中国,‘童话’一词的出现是结结实实地与儿童文学的出现连在了一起”“中国儿童文学在发蒙期从日语拿来‘童话’这一语汇,并非偶然、孤立的现象。”多数史料证明,“童话”一词伴随着一种新的儿童文学观念于五四前后从日本传入中国。在中国,“童话”的产生以1909年由孙毓修编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童话》丛书为标志,这也是首次在中国出版物上使用“童话”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