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童文学教程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与两大门类

字体:16+-

一、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

人生的儿童期需要契合儿童时代审美特征与视读经验的儿童文学。儿童时代是由幼年、童年、少年三个年龄段组成的,儿童文学应当是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服务的艺术载体。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而创作、为读者而存在的,只有被读者理解和接受,才能实现其美学价值和社会功能,变成活生生的艺术。作为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千百万小读者与大读者一样,他们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反应环节,而是实现作品功能潜力的主体,是促进儿童文学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儿童文学对少年儿童来说,并非是被给定的客观认识对象,其价值也不是一个超越时空的常数,而只是一种外部刺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任何外部刺激只能通过“同化”与“顺化”两种机能才能得以实现。只有当外部刺激被主体同化于他的认识结构之中,主体才能对此作出反应,从而发生某种改变,即作出某种顺化。如果外部刺激超出了主体结构同化的范围,那么同化和顺化都无法进行,也即无法整合于主体已有的结构之中。由于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是包括了从学龄前的幼儿到十三四岁的少年乃至十七八岁的“准青年”这样一个复杂的未来公民集合群。由于这个集合群中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小孩子和大孩子)对各自所需的文学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如少年不喜欢看奶声奶气的幼儿读物,幼儿看不懂少年小说、报告文学),因此,儿童文学必须适应各个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主体结构的同化机能,必须在各个方面契合“阶段性”读者对象的接受心理与领悟力。这就规定了建立多层次儿童文学——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分类的必然性与科学性。具体地说,这三类文学各自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与独特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