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我一下子迷上了波兰作曲家克利斯托夫·潘德雷茨基,在听了他的交响曲、室内乐、协奏曲以及歌剧《劳顿的魔鬼》等声乐作品之后,写下的文章标题居然是《我们时代的布里顿》。现在潘德雷茨基也年过八旬,他在他的祖国有“当代贝多芬”的美誉,而他最崇拜的作曲家便是贝多芬而非莫扎特,当然他也非常喜欢马勒,这有点儿不可思议。
潘德雷茨基的音乐与布里顿在20世纪的背景下有其共通性,但布里顿的源头我更愿意相信来自莫扎特而非他的同胞普赛尔。从音乐创作的多样性和多项才能方面考量,布里顿和莫扎特真是隔百年遥相呼应。虽然在莫扎特之前有海顿,在布里顿之前有理查·施特劳斯,但就整体成就而言,恰恰海顿的歌剧偏弱,而理查·施特劳斯的室内乐仅得小提琴奏鸣曲之片鳞而已。布里顿享年仅63岁,与海顿和理查相比算不上长寿,却有百余部作品常演不衰,十余部歌剧几乎俱为精品。他涉及音乐创作所有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天才灵感和创造力当世无匹,绝对是一位直追莫扎特的人物。
今年(2013年)是布里顿百年诞辰,他大概和我同属一个星座,所以我在为自己庆生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他的生日已经临近。我该怎样纪念这位我最喜欢的20世纪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写一篇文字、做一次讲座,就我能力所及,也只能如此这般。当然,我更欣慰的是,今年在北京和上海的音乐节,布里顿有三部伟大的作品在中国实现了首演,它们是歌剧《彼得·格里姆斯》(音乐会版)、儿童歌唱剧《挪亚洪水》和最伟大的《战争安魂曲》。
今年我也几乎是重复购买了布里顿的唱片,EMI和DECCA两大唱片公司都与布里顿渊源颇深,它们出版的“全集”虽然与我曾经以“正价”淘来的经典名版全部重复,却省了我“拾遗补阙”的劳烦。当我打开EMI的37张套装时,直接奔了最后两张而去,那是多么珍贵的录音啊—1947年的歌剧《卢克莱修受辱记》和1948年的《彼得·格里姆斯》片段,代表了男高音彼得·皮尔斯最佳的声音状态,首演指挥家雷吉纳尔德·古达尔在传奇录音场所艾贝路的倾心之作。最使我惊喜的是声音效果出奇好,无论人声还是器乐都逼真自然,扑面而来亲切温暖的魅力。不仅是皮尔斯的声音正当巅峰状态,与布里顿指挥的DECCA版全剧录音之沧桑老迈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对我们来说比较陌生的女高音琼·克罗斯,仅此两个角色的声音已足以令人惊为天人。由此,这两个相当于“首演”的录音在任何时候我都一样把它们作为欣赏布里顿的必听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