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国现当代文学:从波德莱尔到杜拉斯

一、生平与创作

字体:16+-

克洛德·西蒙,1913年10月10日生于原法属殖民地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父亲是骑兵军官,在他出生几个月后即在大战中阵亡。母亲携子返回法国。西蒙在法国南部东比利牛斯省省会佩皮尼昂市度过童年。11岁时母亲去世,他由祖母抚养,迁往巴黎。在巴黎的斯塔尼斯拉斯中学学习,后在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绘画。1933年他放弃去海军学校的机会,跟立体派画家安德烈·洛特学绘画,这一段经历基本为其艺术观定型奠定了基础。1934至1935年服兵役前后,西蒙在欧洲游历,去过德国、希腊、意大利、苏联等国。1936年西蒙抱着支持西班牙政府的立场赶赴巴塞罗那参加了西班牙内战,正赶上西班牙政府跟叛乱部队激战,这场残酷的内战对他一生有深远的影响。他对革命感到幻灭、悲哀乃至发展到抱虚无主义的态度,当时的印象和感受在他以后的作品中一再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应征入伍,作为骑兵团的一员,1939年参加了加默兹战役,经历了法军的溃败。1940年5月在梅茨战役中受伤被俘,不久从集中营逃脱,回国参加地下抵抗运动。从1946年开始,他回到位于东比利牛斯省鲁西永的家传地产,深居简出,从事葡萄种植和写作。写有剧本、散文、随笔和论文,但主要还是小说。他的经历,后来成为其创作战争小说的源泉。西蒙曾在1968~1970年间担任法国五大文学奖之一的“梅第西文学奖”评委会成员。1985年,时年72岁的他因“善于把诗人和画家的丰富想象与当年的深刻的时间意识融为一体,对人类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描写”[1]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标志着法国“新小说派”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国际文坛的肯定。

西蒙一生创作了20多部小说。他的处女作《作假者》出版于1945年,之后他以传统的写作方式持续进行创作,其间虽然有一些新形式的探索,但还没有构成一种明显的倾向。1947年发表作品《如走钢丝》,叙述对往事的回忆,其中出现了对自己身份的探索。此后他来往于巴黎和鲁西永的葡萄园之间,进入了创作高峰期,几乎每年都有作品问世。在创作最后一部具传统风格的小说《格列佛》之后,于1954年发表了仿效福克纳的《春之祭》,他开始使用断断续续的不连贯的叙述手法,表现一青年男子因家庭冲突、战争而产生的种种强烈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