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国现当代文学:从波德莱尔到杜拉斯

三、克洛德·奥利埃

字体:16+-

克洛德·奥利埃出生在法国巴黎,年轻时攻读法律,并游历过欧洲和北非,曾在摩洛哥当了5年外交官,丰富的阅历给奥利埃的创作带来直接的影响。他的获奖作品《导演》直接取材于他在摩洛哥的见闻和自己的经历。20世纪60年代奥利埃的创作进入高产期,相继发表了小说《维持秩序》《印度之夏》和《诺朗的失败》,并于1967年结集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梭子》。这些奥利埃前期的作品,基本是在沿着新小说所提倡的反传统方法进行创作的。这些小说显示了他作为新小说家的创作特点:人物形象模糊不清,情节淡化,连篇累牍的心理分析,对物的描写细致入微、不厌其烦。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奥利埃的创作有了初步的实验性质。随着作家对世界认识的日益成熟,奥利埃的小说叙事艺术也逐渐复杂起来。他对单一有序的叙事模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并强调复杂的艺术才有内涵和生命力。为此,奥利埃打乱了自己小说的界限,几部小说互为一体、前后照应。前一部作品的开头,后一部小说竟能一字不漏照抄;后面的作品自动衔接前面作品的故事情节。另外,作家对语言的追求近乎实验,玩起了文字游戏。奥利埃20世纪70年代的作品如《埃尼格马》《乌尔或二十年后》《富齐·塞茨》等明显带有上述色彩,深深地打上了实验的烙印。

总之,奥利埃的作品溶入了新小说的潮流,成为新小说派的一员。不过,其后期的实验性创作,却是其他新小说家所望尘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