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国现当代文学:从波德莱尔到杜拉斯

四、作品分析

字体:16+-

1.洛特雷阿蒙与白日梦

打开《马尔多罗之歌》,各种信息纷至沓来。真实的、虚假的、符合逻辑的、不通常理的,就像很多陷阱,给不同的读者以不同的判断标准,低下的、高超的、非常现实的、过于诗意化的,等等。可见读者对文本的释意是五花八门的。对于洛特雷阿蒙的作品而言,它大量涉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活动,充斥着非理性、非科学,甚至是非逻辑的内容。因此,精神分析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在解读《马尔多罗之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主人公马尔多罗的一些充满怪诞甚至凶残的行为恰似表现诗人的白日梦。

如前文所述,诗人在塔布就读中学时结识了一个名叫达泽的小男孩儿。从首次出版的《马尔多罗之歌》的第一部分来看,这个达泽对诗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诗人的哪些人生经历促使他写出了如此不羁、梦呓般胡言乱语的诗句呢?他的心智健全吗?显然,从现有材料中很难直接得到答案,这是一个谜。尽管在两次出版的第一支歌和后续的几支歌中,诗人尽力抹去自传的痕迹,“使读者精神错乱”。不少精神分析都从童年入手。童年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中不可逾越的过程。但是并非所有童年时的经历都长久地延续着。“长久延续的常常是对个体生活道路和个性心理影响深重,对个体的人生构成有深远意义的那些经历物。这种经历物并非是一个静态的、已经定型的‘内容’,而是一个延续的、历时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性又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方面,童年时的某种经验被纳入整个人生经验的整体长河中,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被不断地变换生成。另一方面,这种经验溶入生命活动和心理构成的整体后,参与了心理结构对新的人生经验和行为方式的规范和建构。”[9]洛特雷阿蒙的童年是怎样的?他在十七个月大的时候失去了母亲,也就是说,他的童年是在一种缺失状态下度过的,他缺失母爱。这种缺失性体验伴随着认知活动的活跃。而个体认知的活跃正是为了消解“缺失”,但并非总能达到目的。于是,个体往往会出现某些奇异的认知现象,如产生错觉,幻想,癫狂等。人格心理学派马斯洛认为,婴儿出生后的头十八个月里,如果不能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那么长大后他们可能会有心理病态,无法爱别人,也不需要别人的爱。几十年过后,根据当时同在一个修辞班学习的同学回忆说,伊其多尔·杜卡斯对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非常感兴趣。俄狄浦斯得知真相后发出痛苦的嘶叫,挖去自己的双眼,诅咒命运的那一幕对伊其多尔·杜卡斯来说简直太妙不可言了。诗人甚至感到遗憾,认为俄狄浦斯的母亲死去的场景并没有使悲剧的效果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暂不考虑这位同班同学几十年后的回忆的真实性有几分,那么也许就可以认为在《马尔多罗之歌》中残忍、暴虐的描写也是情理当中的,是诗人自然感情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