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诗歌美学观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是文学本身发展的结果。下面将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象征主义的美学观,探索象征主义诗歌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众不同的审美观。
1.历史的追溯
论及象征主义诗歌美学观,我们不禁要这样发问,它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帕纳斯派、自然主义有什么区别?从产生的时代看,古典主义产生于17世纪,象征主义则产生于19世纪,几乎与其他文学流派产生于同一时代。这里特别提出古典主义,是因为两者之间虽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细究古典主义美学观的演变过程,多少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其中的某种联系。
(1)古典主义美学观
17世纪的理论家给悲剧和喜剧以很重要的地位,撰写了不少有关悲剧和喜剧的著作。让·德·拉塔伊、皮埃尔·劳顿·德·埃加里尔和沃科兰·德·拉弗雷纳的《戏剧艺术》分别发表于1572年、1598年和1605年。他们最初只是打算对亚里士多德的诗歌理论进行评论,其中收入了两位著名意大利学者于勒·塞萨尔·斯卡利杰和卡斯泰尔韦特罗的评论。一般认为前者比较客观忠实地诠释了亚里士多德的诗歌理论,其中的观点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后者在欣赏亚里士多德的同时,不断修改与删除其中的观点,增加了许多自己的观点,最后形成的是个人色彩非常浓厚的诗歌艺术理论。他是第一个提出并反复强调“三一律”,创建了逼真性理论的人。但是“三一律”并没有就此成型,随着越来越多的理论家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论述,“三一律”逐渐完善成熟。1630年,沙普兰给戈多写了《关于二十四小时的信》,对时间一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640年,奥比尼亚克神甫发表了《戏剧的实践》,1660年高乃依发表了有关戏剧理论的三个演讲,《关于“三一律”:情节、日期和地点的演讲》。尼古拉·布瓦洛·德·彼雷奥在文学理论方面总结了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作家的创作经验,1647年发表了诗歌理论著作《论诗歌艺术》。这本书路易十四亲自过目,成为古典主义的法典。布瓦洛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认为“理性”是艺术的最高原则,提出理性、逼真、自然三位一体的主张:为了求美就要求真,也就必须模仿自然。布瓦洛把古代罗马作家的创作经验视为永恒不变的准则,制定了各种文学体裁必须遵循的法则,其中虽然有合理可取之处,但是作为创作法规却束缚了作家的创作才能。高乃依对“三一律”多有微词,但还是尽量地适应“三一律”,按照“三一律”的要求写作。他的《熙德》就受到了官方的攻击,1638年沙普兰起草的《法兰西学院对熙德的批评》,迫使他接受“三一律”。其他同时代的作家拉辛等也都比较顺应地适应了“三一律”的要求。所以他们不但成了这一理论的实践者,同时也成了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