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国现当代文学:从波德莱尔到杜拉斯

第二节 夏尔·波德莱尔

字体:16+-

一、生平与创作

“波德莱尔是现代及所有国家最伟大的诗人楷模。似乎每个人都准备将波德莱尔作为自己信仰的代言人。”这就是英国诗人艾略特对波德莱尔的评价。

夏尔·波德莱尔1821年4月21日出生在巴黎,出生时父亲已经62岁。父亲喜爱绘画、音乐和哲学,也十分疼爱自己的儿子,经常领着儿子在公园散步,向儿子讲述音乐、绘画、哲学、神学。那时的日子给波德莱尔留下了温馨的记忆:“啊!对我来说,那些日子充满了母爱的温柔。我把无疑被你看作坏日子的那段时光称作‘好日子’,这要请你原谅。不过,我那时一直生活在你心里;你属于我,仅仅属于我一个人。你那时既是我的偶像,又是我的知己。”[1]虽然父亲去世时,他只有6岁,但是父亲对艺术的追求和执著,对生命的热爱和向往,影响了波德莱尔的一生。父亲的去世带给他的创伤还没有完全消退,波德莱尔又陷入新的痛苦之中。父亲去世不久,母亲很快再婚。波德莱尔对母亲与性格粗暴的欧皮克少将再婚十分反感,波德莱尔认为“他这个人既固执又笨拙”。母亲的改嫁也在年幼的波德莱尔心灵中留下了难以弥补的创伤,也逐渐形成了他反抗、叛逆的性格。为了避免波德莱尔与继父之间的矛盾,他被送到寄宿学校,小小年纪已经感到人生孤独,命运坎坷。他先是在里昂,后来在巴黎的路易大帝中学读书,但却被路易大帝中学开除。高中会考后,他进入大学学习法律。

为了表示对家庭的不满,他故意过着**不羁的生活,流连于巴黎的灯红酒绿之中。他的母亲对此十分担忧,所以决定让他离开巴黎一段时间,想通过改变环境来把他的生活引入正轨。1841年,波德莱尔在波尔多登上了南海号客货轮,被送上驶往东方的船上,目的地是印度的加尔各答。途中他路经毛里求斯岛和留尼汪岛(当时称为波旁岛),波德莱尔无意岛上的美丽风光,还在怀念巴黎那五光十色的生活,他急于返回巴黎。但是这次旅行却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忆,他沉溺在美好的异国风光之中,采集着生命的图画和印象。当他1842年返回巴黎时,他声称自己“口袋里装着智慧回来了。”这次旅行时间虽短,但是却给他的人生和以后的创作带来了无穷的财富。他不但体验了浩瀚的大海,接触了充满灵性的大自然,领略了异国风情,而且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一切将会在他的一生中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同时也成了在失望的现实中,波德莱尔留给自己的理想王国。异国风情使他产生了创作灵感,回到巴黎后不久,他就以此为题材写出了自己最早的诗作,表达了他对异国风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