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国现当代文学:从波德莱尔到杜拉斯

一、生平及创作

字体:16+-

1905年1月21日,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的家庭。萨特两岁丧父,随母亲移居外祖父家中。三岁时右眼因斜视引发角膜翳,逐渐失明。外祖父是个德语教师,对萨特的启蒙教育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外祖父的引导下,萨特四岁便能读马洛的《苦儿流浪记》,七岁读福楼拜、高乃依和雨果的作品。八岁开始用诗与外祖父通信,并尝试写作,写有《为了一只蝴蝶》《卖香蕉的商人》,他的创作天赋初露端倪,被视为神童。1915年,他就读于亨利四世中学。中学期间,萨特爱好文学,成绩优异。从中学开始,他研读弗洛伊德、柏格森、叔本华和尼采的著作。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此间,他深受柏格森“直觉主义”和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也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萨特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全国中学哲学教师资格会考,并结识了会考成绩第二名的波伏娃,两人一见钟情,从此结成“终身伴侣”(没有结婚)。服兵役18个月之后,萨特一直担任中学哲学教师。1933年,萨特作为公费研究生赴柏林法兰西学院攻读胡塞尔“现象学”,并研究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学说,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萨特应征入伍,奔赴马其诺防线,翌年被捕,在狱中他初步形成了“介入”思想。1943年,萨特出版了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系统阐述了他的无神论存在主义和“相对自由论”思想,在知识界产生了很大反响。1944年,萨特辞去教师工作,与波伏娃、梅洛-庞蒂、雷蒙·阿隆等人一起筹办《现代》杂志。1946年,发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提出并论证了“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主义第一原理,呼吁人们以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揭露和批判丑恶的社会现实。1947年,《现代》杂志连载了萨特的文学理论著作《什么是文学》,系统阐述了干预现实生活的“介入文学”理论。1960年,萨特发表了他的又一哲学巨著《辩证理性批判》,提出将存在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补充,遂将二者结合起来,淡化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性,突出“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60年代,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历史局限性暴露出来,他一方面应付与结构主义者的论战,另一方面继续坚持他的“介入”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