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翻译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礼记·王制》中记载:“中国、夷、蛮、戎、狄……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可见,至少在春秋时代,以汉民族为中心的“中国”与周边其他民族之间的翻译活动已经颇有规模。对此,《史记》《国语》《汉书》等历史著作中都有记述。这其中既有口译,也有书面翻译;既有一般事务的翻译,又有文学翻译。纯文学翻译在古代翻译中虽不成规模,但毕竟还是有些译文流传下来。例如,《左传》中记载,当年楚王的胞弟鄂君子皙“泛舟于新波”之日,听到有个越人“拥楫而歌”,因听不懂越语,便请人翻译,译出的歌词如下: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首歌表达了越人对王子鄂君子皙的爱慕之情。后世称为《越人歌》,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首译诗。
《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人的一首诗歌,显然也算是翻译文学:
亡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
使我妇女无颜色。
该诗讲的是匈奴在与汉朝的战争中失去了祁连山和焉支山之后的悲愤心情。该诗后被作为民歌收入《乐府诗集》等典籍中,译文字句略有出入。
保存在西晋时期崔豹所著《古今注》中的古代朝鲜歌谣汉译《箜篌引》也很有名——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坠河而死,将奈公何!
原文为朝鲜语,讲的是一位女子目睹丈夫被河水淹死时的悲痛心情。汉语译文以四言体翻译,颇有古风。
南北朝时期,汉人与北方各民族的交流频繁,他们的作品译文也有的流传下来。著名的如北齐时期的《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