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欣赏十八讲

三、晚年的哲学

字体:16+-

贝多芬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如果没有听过他的晚期作品,人们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捷克作家昆德拉曾评价贝多芬在最后十年中已经达到他艺术的巅峰。“他的奏鸣曲远离古典主义,同时又不因此而接近于年轻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们说来就来的泉涌才思:在音乐的演变中,他走上了一条没有人追随的路;没有弟子,没有从者,他那暮年自由的作品是一个奇迹,一座孤岛。”

这段话虽然来自一位作家,但是它何尝不是对贝多芬晚期创作风格与哲学的最佳诠释。相较于那些简单地将贝多芬的晚期创作总结为“精神得到升华”、“由痛苦走向欢乐”和“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的说法,也许昆德拉的看法更符合贝多芬晚期的艺术追求。贝多芬的一生是叛逆的,是背离传统的,他的存在之于古典主义,不如更直接地说,是瓦解,是终结。而他的理念与手法,尤其是晚年的哲学,也因为没有一个嫡传的学生,没有自己的后代,而成为音乐史上再无人涉足的荒野。

晚年的贝多芬在音乐风格上,开始抗拒浪漫主义形式的散乱放任,坚决回复到古典主义大型曲式的刚正严谨当中,完成一次创作的轮回。从作品101号开始,贝多芬共创作了五首奏鸣曲,这五首作品反映出贝多芬晚年的创作倾向——在严谨的曲式中保持精神的自由,这种自由具有深刻的哲理性。这个时候,贝多芬正处于一生中最复杂的时期,政治局势的恶劣和生活的种种坎坷让贝多芬更多时候会选择内化这种压抑与感情,“我们周围的一切都使我们完全缄默”,他曾这样形容晚年的孤寂心情。

在作品101中,贝多芬生发出年轻的幻想,用满含憧憬的音乐语言细腻地表达了内心的渴望。罗曼·罗兰这样评价这首作品:“贝多芬拒绝了宣讲,仅仅在传达他自己本人和他的上帝”,不仅这样,这首奏鸣曲在幻想的同时又表达了真实,“这是他内心生活的一天,晚夏的一天,45岁,时光的飞逝暂时停顿。在1815年—1816年之间,他的心灵不肯定地在过去和将来、苦恼和希望之间动摇。”在创作这部奏鸣曲时,贝多芬曾对自己的助手辛德勒说起自己创作的感受:“学会沉默吧!朋友……”这句话也许就是这部作品灵感的源泉,也是贝多芬立于孤岛,与孤独的人生抗衡的唯一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