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高校资产管理(1949—1978)
这一时期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校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属于国家所有,政府掌握着高校的设立、注销及编制,对其各种活动进行直接管理,并为其正常运行提供财政支持。这种高校国有资产制度奠定了我国高校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该模式在实践中表现出管理人员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完善、职责不清、资产使用效率低、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制约着高校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资产管理(1979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也开始改革。
1.改革探索阶段(1979—1987)
1979年,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单位、行政机关“预算包干”试行办法》,国家对包括高校在内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预算包干”改革,使高校在结余资金上有更大的支配权,激励相关主体努力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同时,国家也开始出台规范国有资产处置收益等一系列政策,如“收支两条线”。但是,计划经济模式仍然是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主导。
该阶段世界银行开始给中国高校贷款,用于科研设备的购置,拓展了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来源,优化了其结构,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高校事业的发展。世界银行对于贷款使用有较为严格的全过程管理,目的在于保障贷款能够产生较高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以此为契机,人们开始关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将评估、招标等机制引入国有资产管理之中。
该阶段的改革使高校具有了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支配及收益权,在激励了相关主体提升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效率的同时,因分级管理体制而没有制定出完善的监督机制,也使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