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理念欠缺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除资产管理部门外,下分至各院系单位后,一般是由学校行政岗位上的人员担任资产管理员。高校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没有及时对下级任命的资产管理员进行相关专业领域的培训。资产管理员专业知识薄弱和专业素质低下是导致其资产管理理念欠缺的重要因素。
同时,在聘期内的资产管理员除资产管理工作外可能会有其他更烦琐忙碌的工作,无法及时到位的处理有关资产方面的问题。另外,高校内的轮岗制度使得资产交接不清,导致资产管理出现问题后推诿的现象较严重。
(二)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全国各高校基本实行分级管理制度,选择将管理权分散至各单位院系,按使用单位来区分管理等级。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调动各单位各部门人员的管理积极性,有利于建立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缺点是管理人员的过多导致分工不明确,资产闲置或资产重复使用,无法高效科学的分配资产的使用权。
各个高校虽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并制定了与之相关的管理要求,但是国有资产自身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得制定的相关管理要求需要随时更新,以适应相应的资产情况。这往往就会导致资产控制的混乱,新旧要求模糊不清,相应制度多变或下达不够及时,资产管理员执行延缓等。
(三)管理分工不明确
以本学校的管理模式为例,国有资产管理处为龙头决策部门,对全校的固定资产实行统一的管理,并制定本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各单位院系为下分的资产管理单位,对本单位所分配的资产进行统筹管理;各单位又下设资产管理小组对具体资产进行细分,小组内又分别设有组长及组员。层层下分的弊端就是无法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沟通与监督,由于管理层不参与具体的实施工作,在下达任务时若产生偏差会导致相关人员办事效率低、工作重复、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