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实地调研、同行交流、查阅文献资料和浏览高校官网等办法的基础上,总结和梳理了我国高校公房在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很多共性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使用低效,缺乏绩效评价标准;管理粗放,被动缺位不够规范。
(一)使用低效,缺乏绩效评价标准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逐渐普及,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往往通过新建办公教学用房来解决空间不足和教学发展之间的矛盾,忽视了对公房使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缺少对存量公房配置效益和效果的综合评估标准,公房的配置很难体现部门之间绩效的差异。在这种背景下,二级单位“只进不出、违规占房”的风险极低,高校公房资源陷入“公地悲剧”,似乎进入“房子越建,矛盾越多”“房子永远不够用”的怪圈。而对于那些增量困难的高校,比如很多一线城市高校,多位于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区,土地存量不足,新增建设用地审批严格,一些发展较快的学科,甚至连基本的教学科研用房需求都难以满足,存量公房的绩效评价就更加重要。
(二)管理粗放,被动缺位不够规范
多数高校公房管理制度和标准滞后,制定的管理制度规定更新不及时或不符合校情,难以落实和执行。公房管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常常是一事一议,一房一议,形成“摁下葫芦浮起瓢”的被动管理局面,不利于高校公房管理的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有些高校公房管理的各个环节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约束机制,公房的管理和规划、建设、使用等脱节,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无法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职能的分散,还导致专业人才队伍的缺位,客观上造成公房使用的监管空白和静态管理。高校的公房管理部门对部分二级单位私自占用公房、私自改扩建公房或公房闲置不交等情况发现不及时,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惩戒措施,在公房调配过程中底气不足,执行无力,难以从整体上盘活公房资源。公房配置流于形式,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动态调配和管理。近年来,很多高校尝试借助管理信息系统对公房进行管理,但由于原始数据不准确、更新不及时等,不能动态、准确地反映公房的存量分布和使用现状,难以掌握公房的历史状况和变动过程。有些高校推行“有偿使用”的管理办法,也由于手段单一,在落实过程中阻力重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