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第三节 大型公共建筑

字体:16+-

大型公共建筑不仅构成城市和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成为其重要标志,这一特点一直延续到现代文明。它们往往成为政治权力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宗教祭祀中心,甚至还成为经济活动中心。

一、宗教建筑

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的观念里,就像他们自己需要居住在房屋之中一样,他们城市的保护神也需要居住在房屋里,于是他们开始为自己城市的保护神建造房屋,以便神居住在他们中间,更好地保护他们。在他们为神建造起的神圣房屋里,他们供奉起神像,安置了桌子,摆放好贡品,以求得神灵的保佑。此外,他们还建起平台样的神龛,以便神灵能够下凡,也使自己的声音能够传递到天庭。

(一)神庙

迄今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的最古老的神庙是在南部城市埃利都,这座神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五千纪。这座神庙并不大,只有一个12英尺×15英尺大小的房间。在这座神庙的中央,摆放着一张贡品桌,在墙壁里设置了一个壁龛作为祭坛或放置神像。

乌鲁克文化时期(公元前第四千纪中叶),神庙建筑出现了变化。这一时期,神庙建筑在一个人造的不规则的山头上,已达到宽50米、长80米以上的规模,其壁面有密排数层的拱壁,巨大的“T”形殿堂从十字形甬道出入,四周环绕着侧房。庙内有长方形的神坛,坛上有祭坛和一个与炉壁相连的供桌。神庙的外墙粉刷着明亮的白色,因此,人们习惯地称它为“白庙”。在乌鲁克发现的另一座神庙,有半柱式墙垣,建在石砌的地基上。这座神庙用彩色的镶嵌画作为装饰,镶嵌画用嵌在建筑物上的生砖砌成,并由钉在墙垣上的彩色陶钉加固,这是在美索不达米亚神庙建筑中运用彩色镶嵌的最早范例。

神庙的核心部分是一个长方形殿堂,在一个长边上开一个门。在殿堂的另一端是一个凸起的砖砌祭坛,它的后面是放置神像的殿龛。殿堂中部是一个小砖台基,此即为“供桌”。长砖凳靠在墙边,是用于放置还愿像的。殿堂两旁是侧房,其中一个通向平顶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