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后期起,作为周王朝主要支柱之一的分封制度日趋衰落。经过“国人暴动”、“共和行政”之后,周天子的权威日渐衰微。到了春秋时代,天子虽然在名义上仍是最高的统治者,可是在他下面各处的大小诸侯,却并不怎么受天子的管束,天子也很难向他们发号施令。由于王室衰弱,所以日益强大的诸侯便逐渐形成尾大不掉、本末倒置的局面。诸侯各自割据地盘,互相攻打、兼并;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外来的部族经常向中原地区的诸侯国进行侵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诸侯有的就联合起来,以尊崇天子的名义缔结盟约,通常以最强大的诸侯作为联盟的领袖,也就是后世所称的“霸”。随着周代王权的不断跌落衰微,春秋霸权正是为填补这一政坛空旷状态应运而生的。
春秋时期的霸主按照一般说法有5位,称为“春秋五霸”,但对于具体是哪5位,古来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现在较为通行的说法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个说法可能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的《白虎通》一书中;另一种较有影响力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庐、越王勾践”,源自《荀子》、《墨子》二书。但长期以来,前一种说法流传更为普遍,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我们这里的“五霸”也暂取“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的观点。其实按照如今的观点,秦穆公仅称霸西戎一隅之地,看似迂腐的宋襄公也是昙花一现,他们都算不得影响广泛的显赫霸主,相比之下,墨子和荀子的说法好像更为恰当,但吴、越其实也是“偏霸”的性质。所以前一种组合仍然有着它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下面我们就来讲述一下春秋五霸的历史事迹。
西周伊始,太公姜尚被分封到了齐国,即现在山东省的东北部。齐国地处黄河下游,依山临海,有渔盐之利。春秋初期的时候,齐国是一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到了第14个国君齐襄公在位的时候,他荒**暴虐,政治腐败,做了很多坏事,搞得民不聊生,人人自危。他有两个弟弟,一位是公子纠,由管仲辅佐;另一位是公子小白,由鲍叔牙辅佐。由于担心受到迫害,两位公子都逃到了国外去,公子纠住在鲁国,公子小白住在莒国。齐国后来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僭位的人不久也被杀了,齐国国君的位置出现了空缺,大臣们紧张地策划拥立新君。此时,鲁君就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国,想扶立他。而其时鲁国国君是鲁庄公,庄公之父桓公死于齐国,齐鲁之间关系不睦,齐国内部对鲁国的用意十分怀疑,一方面实行阻碍,另一方面派人迎立公子小白回国即位。管仲考虑到了这点,于是带兵事先在半路拦截公子小白,双方相遇,管仲一箭射中小白身上铜制的衣带钩。为了迷惑对方,小白佯装中箭而死,暗中换乘一辆轻便小车,昼夜兼程向齐都驶去。公子纠及鲁军以为小白已死,稳操胜券,便放慢了回齐国的速度。待他们赶到齐国时,公子小白早已被拥立为齐君,并发兵大败鲁军。小白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