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年(建武元年),刘秀在鄗(今河北省高邑)称帝。从这一年到公元57年病逝于洛阳南宫,刘秀一共在位32年。他花费大量的时间陆续消灭了各地农民起义军和割据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而他在位期间,史称“光武中兴”。这个“中兴”,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刘氏重新夺取天下。
东汉的建立,是经过王莽的新朝之后,刘氏再次接续了汉朝的皇统。《后汉书》记载,刘秀是西汉景帝的后代,是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一共有13个儿子封王,其中刘发被封为长沙王,刘秀正是出自刘发这一脉。不过,在长沙王的继承序列当中,刘秀是刘买这一脉,并不是嫡脉,因而只封了舂陵侯,而王位由另一个儿子刘庸继承。刘买这一支从此就在舂陵(今属湖北枣阳)繁衍了下来,五世后就有了刘秀。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刘秀这一支在政治地位上几乎是呈直线下降的趋势,从封侯到太守、都尉、县令,到刘秀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平民。不过,刘秀是刘邦的后代,这一点确实无疑,因此,刘秀建立东汉,也确实是在刘氏失掉天子之位以后,又重新夺取回来的,可以称得上中兴。并且,刘秀本人也有意恢复汉家的天下。公元23年,王莽死后,当时的更始帝刘玄意欲在洛阳建都,命刘秀为司隶校尉,先期前往整修官府。刘秀便按照西汉旧制,设立官署、起草文书等,一切都遵循过去的章程办理。等刘玄来到洛阳时,所带的将领衣衫不整,而刘秀这个司隶校尉所属的官员僚属却衣冠整齐,完全是汉家旧制,当时就有一些老人感慨道:“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汉官威仪。”刘秀的这些作为,表明他有“中兴”之志。
东汉在全国统治秩序的建立也是“中兴”的重要标志。公元25年,刘秀称帝以后,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副烂摊子,农民起义军仍然存在,各地的割据势力也有不少。刘秀称帝3个月后,赤眉军攻破长安,以绿林军为基础的更始政权倒台。当年10月,刘秀迁都洛阳。公元27年,赤眉军在遭到大败以后,被迫投降刘秀,农民起义军从此全部覆灭。接下来,刘秀要消灭的是各地的割据政权。公元29年,先后平定梁地的刘永、山东的张步,河西的窦融也归附刘秀。公元30年,庐江的李宪、苏北的董宪也先后被攻破,今山东地区全部落入刘秀之手。公元33年,陇右的隗嚣病死,次年,刘秀平定陇右。公元36年,在巴蜀称帝的公孙述战死,巴蜀平定。同年,勾结匈奴的卢芳看到大势已定,只得逃亡匈奴。至此,刘秀的东汉政权从地理上统一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