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中国文明 (上卷)

第三节 士族的形成

字体:16+-

随着儒学不断地深入两汉社会的各个层面,以及儒学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在儒学圈中掌握着一定话语权的人(比如,精通某一部甚至几部儒家典籍的学者)越来越多地在社会上崭露头角。在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人能够将某部经书作为家学传承下去,每一代子孙都精通这部经书,这就是累世家学。连续数代人都能利用家学获得较高的文化和政治地位,甚至一直保持公卿的禄位,这就是累世公卿。累世家学和累世公卿相结合,使得这些家族逐渐在整个社会上都获得了比较高的声望,也就逐渐形成了门第(或者叫门阀),士族也就出现了。

对于门第,钱穆先生指出:“其最著者莫如孔子一家之后。”[2]随后,钱穆先生列举出孔家的情况,孔子五世孙孔顺已做了战国时期魏国的相,孔顺之子孔鲋是陈胜的博士,孔鲋的弟弟孔子襄是惠帝时博士,还曾做过长沙王的太傅。子襄的孙子孔安国和孔安国的侄子孔延年都是武帝时的博士,孔安国还做过临淮太守。孔延年之子孔霸,是昭帝时的博士,还曾做太中大夫。孔霸之子孔光经历了汉成帝、汉哀帝和平帝三朝,是当时的名儒,官至御史大夫、丞相,已经达到了三公的程度。从孔霸到孔子的二十世孙孔昱、孔融,孔家位列九卿或相当于九卿的就有53人,还有7人封侯。虽然在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中,孔家受到了牵连和打击,孔融也因数次触怒曹操被杀,但并不妨碍孔家成为当时的名门之一。

伏氏也是名门之一。经历了始皇帝的焚书,到西汉建立之后,许多典籍都失传了,但有些典籍在民间还有存留,但大多都不完整。济南的伏生就曾将《尚书》藏在墙壁之中。汉朝建立后,伏生寻找所藏的《尚书》,已经散佚了一部分。伏生只能依靠存留的残篇在山东传授《尚书》。到汉文帝时,朝廷搜求《尚书》人才,只找到伏生一人。但此时伏生已经90多岁,无法应诏去长安。汉文帝命晁错前往山东向伏生学习,才使得《尚书》得以流传开来。两汉所传的三家今文尚书都是伏生传下来的。即使是孔安国,也不得不跟随伏生的再传弟子学习《尚书》。伏生九世孙伏湛在光武帝时期位列三公,很得汉光武帝信任。东汉末年,献帝皇后也是伏生的后人。伏家经历两汉400余年,世代传授经学,清净不争,门人弟子众多,对汉朝经学,尤其是《尚书》的传授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