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风西韵:感受音乐之美

音符点缀下的普罗旺斯风俗画——比才的戏剧配乐《阿莱城的姑娘》

字体:16+-

一提起《阿莱城的姑娘》(L’Arlésienne)这个名字,熟悉欧洲古典文学的人马上会想到19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1897)写的同名短篇小说和同名戏剧;熟悉西洋绘画的人大概也会联想到19世纪荷兰后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梵高的一组同名画作(共6幅肖像画,但与都德的文学题材无任何关联)。至于广大的西洋古典音乐爱好者们,肯定立刻就会想到法国作曲家比才的两首管弦乐组曲《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和第二组曲,但能知道比才此前还为都德的同名话剧写过一套戏剧配乐的人可能就不多了。由于比才的两首《阿莱城的姑娘》组曲太受欢迎,他的同名戏剧配乐不可避免地受到冷落。今天,可供选择的戏剧配乐《阿莱城的姑娘》的唱片要远远少于同名组曲的唱片。同样的例子还有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诗剧《皮尔·金特》所作的戏剧配乐(也是同名组曲比戏剧配乐更多被演出和录音)、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为英国大文豪威廉·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所作的戏剧配乐(其中的序曲、婚礼进行曲等更为人所熟知,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录音也很多)。

源自都德的同名小说

比才为话剧《阿莱城的姑娘》所作的配乐完成于1872年。无论是都德的剧本,还是比才为这部戏所配的音乐,实际上都是受托之作。1868年5月6日,巴黎的剧院经理人莱昂·卡瓦罗(Léon Carvalho)因经营不善,入不敷出,不得不宣布他所经营的歌剧院(Théatre Lyrique)破产倒闭。迫于生计,他很快搬到了一个新的场所——杂耍剧院(Théatre du Vaudeville)。在这里,卡瓦罗开始了一个大胆的冒险计划,他想着手恢复早已被边缘化的配乐话剧。当时,这是一种半死不活的戏剧类型,话剧被配上了音乐,像歌剧一样,演出现场的舞台乐池内也有管弦乐队伴奏,话剧演员之间的对白在现场音乐的伴奏下进行,音乐起到塑造人物性格、强化戏剧冲突并烘托氛围的作用,就像现在的影视音乐的作用一样。1872年初,莱昂·卡瓦罗找到都德,让都德为他写一台新的话剧。于是,都德从自己三年前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原文Lettres de mon moulin,英文名Letters from My Windmill)中,挑选出其中的短篇小说《阿莱城的姑娘》,将它改编成了一部三幕四场话剧。都德的名字对于广大的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由于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自1912年首次被翻译成中文介绍给我国读者后,一个世纪以来长期被收入我国的中学课本,被几代国人看作是都德最著名的作品,可谓家喻户晓。但因其存在违背历史真实的硬伤,近年来极具争议,甚至有人主张将其从中学课本中拿掉。在都德的祖国法国,其实很少有人读过《最后一课》这篇小说。而《磨坊书简》则不然。作为都德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尽管它在1869年才正式合集出版,但其中的一些短篇早在1865年都德年仅25岁时,就在当时的《事件报》和《费加罗》等报纸和杂志上刊登过,都德的小说家的声誉也正是从这时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磨坊书简》对于都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磨坊书简》中那些两三千字的短篇小说细致地描绘了众多各色人物和社会景象,生动地反映了法国南部地区人们的性格特征和当地的文化风情,既富于幽默感,又充满人情味,令人过目不忘,因此深受法国人的喜爱,特别是祖祖辈辈生活在法国南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