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光影的诗篇——摄影美

(二)密度:影像的生命之源

字体:16+-

我们漫长的摄影审美之旅从微小的银粒开始,因为银粒是联结拍摄者与鉴赏者最现实的桥梁。

银,作为一种贵金属已伴随人类数千年,它曾为美化人类、沟通人类,作出过杰出的贡献。闪闪的银盘在古代就曾映出过皇室美女们绝世的美艳面孔。可那时谁也不会想到:银竟会成为留住红颜艳影,使之与世长存的奇妙物质。

1725年,德国纽伦堡阿道夫大学教授休尔采很意外地发现了硝酸银的感光性。到1837年法国画家、物理学家达盖尔把镀银的铜板放在碘蒸气上熏蒸,使其表面上形成可感光的碘化银,再把它放入照相机中,进行拍摄曝光形成潜影,然后再用水银蒸气熏蒸已曝光的镀银板,使潜影出现,最后用食盐水进行定影,并洗去未曝光显影的碘化银,使之成为稳定的可见影像。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银版摄影术。此后,摄影术屡经变革,但一百七十多年过去了,最初的银盐感光仍然是传统摄影的核心。即使数码摄影普及的今天,传统银盐影像依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一切照相底片都是卤化银感光反应的产物,正是卤化银析出的微小银粒,组成了摄影视觉变化万千的缤纷世界。对于摄影来说,没有银粒,就像文学没有语言,音乐没有声音。

摄影创作的结果是照片,摄影审美的开始也是照片。而照片是由无数细小的银粒,或替代银粒的染料颗粒(彩色照片)有秩序地分布所形成的。我们的视觉感应,最初和最直接的对象就是这些银粒和染料。

银粒或染料颗粒的多和少形成了视觉明暗、黑白和色彩的差异。银粒或染料在相纸上留下多少,既关系到影像的生成,也会带来种种不同的心理或审美效果,所以我们决不能忽视这些微小的银粒。现在许多人习惯于从印刷品上接受照片,其实无论用多么好的纸张、多么好的油墨复制出来的摄影作品,都无法与真正由银粒组成的高质量照片相比。美国著名摄影大师亚当斯曾颇有感触地提醒人们:“我们必须始终记住这样一点,即用油墨复制出来的影像,不可能跟原来的银影像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