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者的景观:种族符号的消费问题
(一)商品种族主义
斯图亚特·霍尔在《“他者”的景观》一文中对“商品种族主义”的分析,主要是19世纪最后几十年在英国通过商品广告而广为流行的帝国形象和主题。“广告是帝国的计划借以在大众媒介中表现自己的视觉形象,是建造帝国与国内想象力之间的联系的手段。”[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24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霍尔指出,白人正是通过形貌及由此延伸出的各种“差异”而将黑人视为“他者”,进而通过同他者的对话建立意义,使他者种族化。
例如,短跑选手卡尔·刘易斯在皮莱利轮胎公司的广告画中穿上红色高跟鞋,被女性化了。刘易斯的惯常身份,即他是黑人男运动员,被对他的“女性化”符咒(标志这一点的是红皮鞋的能指)所阻挡,连根拔起。性的和种族的“信息”模棱两可地被提出。
霍尔认为,在种族话语的建构中,“白人”与“黑人”在人种学上的二元对立获得了极端突出的强调。每一个都是人类不同“类型”或样本间的一种绝对差异的能指。存在着围绕某种假定的纽带的各种丰富的区别,这种纽带一方面把白色“人种”同智力的发展联系起来——有教养、学位和知识、基于理性的信仰、各种发达的体制机构的存在、正规的政府和法律以及他们情感的、性的和世俗生活中的“文明的约束”,所有这些都与“文化”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也把黑色“人种”同本能的任何东西联系起来——没有节制地而不是理智地表达情绪和情感,在**和社会生活中缺乏文明的雅致,依赖习惯和仪式,缺乏完善的政府机构,所有这些都与“自然”相连。最后,存在着种族“纯粹性”和“污染”两极间的对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