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记者和编辑,有义务努力在实践中克服前述因素的影响,探求客观地报道国际新闻的途径,力求比较全面客观地看待所要报道的“自在之物”,把事物的本来面目呈现在受众面前。
首先,必须提高观察所要报道的对象的能力,即不仅要看到“此”,而且还要看到“彼”,不仅要看到“表”,而且要看到“里”,要努力从现象中探求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克服局限性,使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不限于某一因素,而能将诸多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从而避免报道的片面性。
其次,应该力求克服“客体隐蔽障碍”。客体的隐蔽性决定了主体在认识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种障碍,即由客体的隐蔽和主体的局限,引起认识对象在观念形态上的变形,从而破坏了主体和客体的一致性。这就是认识过程中的“障碍结”。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剧变,这种变化是否已经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人们必须借助正确的认识方法和实践的中介,突破这种“障碍结”,以逐渐达到认识和客观实际的一致。当然,“今天被认为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隐蔽着的、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方面,同样,今天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因为它从前才能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所以,这种突破“障碍结”的过程也是螺旋式上升的。
从社会发展的进程看,代表着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阶层、集团,往往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而代表着过时的生产关系的阶级、阶层,则千方百计地将客观的趋势纳入它们主观的轨道。因此,要使主体的认识接近或者同客观事实一致,价值取向问题是不能忽视的。价值取向是主体对客体,也就是判断和选择报道素材的角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