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长安二年(702)首创武举。武举由兵部主持,目的是选拔躯干雄伟、应对详明、骁勇善战的一流军事人才。武举的考生全部来源于各地乡贡,中央学校和地方各级学校不培养此类人才。各州习武者,每年按照明经科、进士科的做法举选,其报名、选拔、举送、报到等考试程序与常科的大体相同。武科考试项目主要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翘关、负重等。
各地选送的武艺精良的举子聚集京城后,参加由兵部主持的考试。录取标准有3条:一是骁勇,二是材艺(武艺),三是可为统领之用。符合上述3条,考生才可以被录取。考生被录取后,并不会被直接授予官职,还要参加由兵部举行的复试,复试合格,方可被兵部授予官职,真正踏入仕途。
唐朝武举和常举、制举相比,不太受世人重视,参加考试的考生数量不多。唐朝武举取才虽不太多但也有一些良才,如平定安史之乱的中兴名将郭子仪,即出身武举。此外,武举对后世影响较大,中国自宋以后的朝代虽多重文轻武,但均设有武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