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中国文明 (下卷)

第二节 明初郑和下西洋引发了“大航海时代”

字体:16+-

元亡明兴,此时的中国文明继续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以元曲为代表的民间文化的繁盛则是传统文化下移和平民化,这些良好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因为元明易朝而中止。

明朝建立时,14世纪后半期的欧洲依然处在“黑暗”的中世纪,那一时期,黑死病肆虐下的欧洲大陆,充满了饥荒、瘟疫和暴力,经济混乱。英法之间的战争持续百年之久(1337—1453),政治和社会动**加剧。欧洲的宗教与经院哲学依然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只不过,教会走向衰落的步伐越来越快。也恰恰在明朝立国之初,欧洲教会出现了“教会大分裂”,欧洲的政治、宗教和社会均处在混乱之中。纵然有罗吉尔·培根(约1214—1293)这样的天才思想家出现,也还没有给当时的欧洲社会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反观此时的明朝,郑和7次下西洋不仅展示了航海规模和造船技术,展现了当时中国所拥有的强大经济实力,还有更大的意义即“世界一体化的序幕”的开启。

明初的朱元璋致力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国际关系方面,他坚守和平的外交政策,列出15个“不征诸夷”,包括朝鲜、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剌、西洋、爪哇、湓亨、白花、三弗齐、渤泥等。他还特别告诫子孙,不要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不要无故兴兵,劳民伤财。到明成祖朱棣时期,他更是把目光投向世界,促进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

郑和原姓马,洪武四年(1371)出生在云南昆阳,后为宦官入宫,是朱棣身边的近臣。从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下西洋。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船队有大小船只208艘,装载27800余人,其中有大中型宝船63艘。大型宝船长44丈4尺(合140.75米)、阔18丈(合57米),有9桅12帆,“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随行的巩珍在《西洋番国志序》中说它“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船只。郑和每到一地,首先向当地国王或首领宣读大明皇帝的敕谕,劝说他们“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此后郑和5次下西洋,都在永乐朝(五年、七年、十一年、十五年、十九年),最后一次在宣德朝,前后历时近30年。郑和前三次出海的终点在印度半岛南端,第四次之后继续西行至更远的地方。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越过赤道,这是中国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出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