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中国文明 (下卷)

第三节 北魏孝文帝亲政,大力推行汉化改革

字体:16+-

太和十七年(490)冯太后去世,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由于拓跋宏自幼在冯太后的影响下接受汉文化教育,所以他长大后,便成长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皇帝。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自太和十年已后诏册,皆帝之文也。自余文章,百有余篇。”[9]北魏孝文帝还特别尊崇汉民族历史上的至圣先贤。他曾多次到孔府祭拜孔子,诏令兖州为孔子修建园柏、坟垄,树立碑铭,颂扬孔子圣德。太和十三年(489),北魏孝文帝专门在平城为孔子立庙,让孔子与北魏皇室祖宗并列受到四时祭祀。对孔子的后裔也给予特别的优待。他下诏拜孔氏家族中四人为官,并选孔氏子弟一人封为崇圣侯,食邑一百户。

为了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在黄河流域的统治。魏孝文帝决定将国都迁离平城。此外影响北魏孝文帝迁都的还有以下因素。

气候因素。平城的自然条件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平城气候严寒干燥,多风沙,“六月雨雪,风沙常起”[10]。这里无霜期短,土地含沙量大,能灌溉的土地有限,粮食供应主要靠耐旱的作物,常常会产生粮食供应危机。早在明元帝拓跋嗣时就有大臣上书劝明元帝迁都邺城。但是由于顾虑太多,反对派的坚决反对,只好作罢。到了北魏孝文帝时,仍不能解决平城的粮食供应困难。甚至还出现“饿死衢路,无人收识”[11]的惨状。

地理因素。平城地处偏僻,不便控制广大中原地区,更不利于在南伐齐的时候调运军队和军需。北魏从太武帝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就试图向南开拓疆土,希望能实现统一南北的大业。但未能成功。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再次筹谋南北统一的大计。迁都中原不仅有利于就近统治新归附的地方,也有利于调兵遣将、调运军需,推进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