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粮改折诏无法得到真正执行,表明清廷在政策上的摇摆和窘境。得以延续下来的江浙漕粮海运,正如风中之烛,在清末虽得到苟延残喘,但已风光不再。大规模缓征截留与清末政局动**的趋势不谋而合。这些都清楚地显示出,清代漕粮海运已经步入了它的最后岁月。
光绪二十九年(1903),江浙两省首次成功承运100万石,其余部分改折。清廷历来宣称,交本交折听民自便。如果折价定得过高,需要向朝廷交纳的就多。如果定得过低,百姓不交本色,官府就须自行出资采购。因此,确定折价对双方都是考验。由于江苏漕粮折价一直高于浙江,浙江巡抚聂缉槼奏称:江苏漕粮多收折色,以市价征之于民,以市价解之于上,无辗转折耗。浙漕名为本折兼收,实则本色多而折色少,且向系红白兼收,籼粳并纳,米色未能一律,不能与市价相提并论,故历年漕粮折价“苏多浙少”。
江苏粮道罗嘉杰因对招商局不满,私自与英方之太古洋行签订草约,英方以低价承包原来由沙船承运的六成漕粮。正在和中方讨论修约事宜的英国谈判大臣马凯也欲促成其事,只是盛宣怀极力反对,将合约作废,赔款了事。经过此番折腾,盛宣怀表示,愿意将招商局水脚自本年始,“每石核减银5分,实计每石例支运费7钱”。此年冬漕于三月二十一日在沪开运,至八月二十三日全数交仓兑运。按规定,仍奖励京、沪两地官员各25人,运行过程与以前大致相同。
另一方面,京城粮食供应不可能因为一纸改折诏,就突然变得容易起来。如果相应的市场机制不能建立,肯定无法期待产生良好的后果。果然,浙江道监御史瑞璐很快就上奏:“京师粮价昂贵,贫民粒食维艰,请由南省运米平粜,以代漕运。”以前南漕虽然数量有限,但仍充民食,故京城粮价不致甚昂。改折后市场上少几十万石粮食,闾阎购食维艰。袁世凯肯定这一主张,并表示南米来源愈少,“舍招商购运,别无良图”。他曾在二十八年春间奏准每年办运60万石,当时津海关道唐绍仪以及前通永道沈能虎,分别负责其事。不料两江总督魏光焘因南省米价未平,将沪镇米粮一律禁止出口。袁世凯重申:“畿辅为根本重地,浩劫遗黎,实藉南米为养命之源,岂能因噎废食!”再次奏请每年准运南米15万石。